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新荣昌猪Ⅰ系选育过程中的核心群及育成后的推广扩繁群所产3254头仔猪的乳头数为材料,研究了乳头数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新荣Ⅰ系乳头数的峰值为14头,大群均数13.59±1.46,比导血亲本荣昌猪多0.95个;无论父母本乳头数如何组合,子代平均乳头数总是向总体平均数回归,而并非表现出双亲的均值;公、母猪对乳头数具有相同遗传能力;乳头数与窝产仔数、活产仔数相关系数为0.0636、0.118,而与木乃伊数表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为-0.245.  相似文献   
52.
海蜇池塘养殖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上旬-8月上旬,对山东荣成靖海湾池塘养殖的海蜇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蜇幼体放入池塘后生长迅速,从6月1 H放苗到8月1日收获海蜇,伞径从2 cm左右生长至30-40 cm,甚至可以长至50 cm.不同大小海蜇的体重(湿重)与伞径呈指数增长,方程为=0.176 x28914( R2=0.990...  相似文献   
53.
真蛸(Octopus sinensis)俗称章鱼、红章,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物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真蛸体质量日增长率可达13%,食物转化率15%~43%,80 g幼蛸经过3个月养殖可长至1 500 g,成熟母体产卵量6万~20万粒/只,适于规模化繁育和养殖,是...  相似文献   
54.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成蛋白水平为50%,脂肪水平分别为8%、12%、16%的三组饲料(分别表示为A、B、C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进行10周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鱼体的生长和表观消化率受饲料中脂肪水平影响显著,各组成活率均较高,A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饲料系数则随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有升高的趋势。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以C组最高且显著高于A组和B组,随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从生产角度考虑,在本实验条件下,圆斑星鲽的最适脂肪需求为8%。  相似文献   
55.
选择体重(20.40±2.57)kg的健康渝荣1号配套系商品猪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消化能浓度为13.19、14.10、14.35、14.69 MJ/kg和14.90 MJ/kg的饲粮,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同时进行消化试验,测定饲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随消化能水平上升而下降,14.90 MJ/kg组采食量极显著低于13.19 MJ/kg组(P<0.01),14.69 MJ/kg组和14.90 MJ/kg组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13.19 MJ/kg组(P<0.05);14.69 MJ/kg组日增重最高(P>0.05)。14.9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13.19 MJ/kg组和14.10 MJ/kg组(P<0.05)。各常规养分消化率随消化能水平提高而上升。由此可见,提高生长猪饲粮能量水平,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降低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在本试验条件下,消化能水平为14.69 MJ/kg时日增重最佳。  相似文献   
56.
对渝荣1号配套系商品猪的活体性状、胴体品质性状和肉质性状的17个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活体性状和胴体品质性状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0.92)达极显著水平,占总相关的78.31%;活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胴体品质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0.79和0.84)达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的54.21%和63.95%;屠宰质量、体长、眼肌面积和剪切力在渝荣1号配套系猪育种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和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左眼型比例分别为66.9%和57.3%,介于星突江鲽(84.7%)和石鲽(0%)之间;正反杂交种体表未见似石鲽的长骨板样结构,在此大致位置处仅分布有星突江鲽体表相似的鳞片;杂交种的背鳍、臀鳍及尾鳍上均有比星突江鲽偏小、颜色偏淡的条纹,但侧线均与母本相似,正交种在胸鳍末端处弯曲,而反交种近似直线形;两杂交种可数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0.73和20.76,可量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16和26.47。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杂交种的性状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利用判别分析构建了4种鱼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97.50%;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2.562%,主成分1对主成分3的散点图显示两杂交种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星突江鲽和石鲽。研究表明:星突江鲽与石鲽的正反杂交种在眼睛位置、鳞片和鳍的形态特征上更倾向于星突江鲽,而侧线、可数、可量性状则更多地遗传了母本的形态特征。本研究旨为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判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vasa基因编码的蛋白是DEAD-box (Asp-Glu-Ala-Asp)蛋白家族成员,对真核生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使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 vasa基因全长,共243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067 bp,编码688个氨基酸,5′-UTR长128 bp,3′-UTR长244 bp (包含A尾巴)。基于ExPASy、Signal 4.1、TMHMM、SMART等在线软件对Os-vasa基因的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得出其氨基酸分子量为76 580.53 Da,理论等电点为5.89。无信号肽,跨膜区域没有明显的信号,因此,推测其为胞内蛋白,不属于膜蛋白。该蛋白具有DEXDc和HELICc 2个功能结构域,而且有9个DEAD-box家族蛋白的典型保守区域,表明所得cDNA属于vasa基因家族。使用qRT-PCR对中华蛸各时期胚胎、初孵幼体及2个发育时期的卵巢及雌雄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s-vasa基因在性腺中特异性表达,且在卵巢中的表达大于精巢,未成熟和成熟卵巢中均有vasa mRNA表达,且未成熟期表达量较高。因此,推测Os-vasa基因可能在卵巢发育过程和功能维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华蛸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均能检测到Os-vasa基因转录本,前10 d微弱表达,从第13天开始,表达量逐渐上升,至第19天达到最高。在初孵幼体阶段,Os-vasa分别在第8天和第20天出现最低和最高表达量。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蛸原始生殖细胞起源、迁移和分化提供理论资料,有助于加深对中华蛸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输卵管腺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解剖学、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腺体进行解剖学及超显微结构观察。解剖结果显示,莱氏拟乌贼具有1个输卵管腺,由圆饼状近端输卵管腺和圆柱状远端输卵管腺构成,整体呈白色,靠近内壳侧具有棕黄色的色素沉着,透明瓣膜位于腺体末端。显微结果显示,输卵管腺由腺壁组织包裹,由外向内分别是外膜层和结缔组织。外膜层由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结缔组织中分布少量肌肉组织和血管;腺体的外膜层和透明瓣膜的外表层中分布少量杯状细胞,瓣膜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腺体内部是分泌叶瓣,在腺体中呈层状分布,叶瓣依附于腺壁组织。电镜结果显示,分泌细胞个体较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包含大量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此外,胞内分布大量黏液颗粒,细胞外连续着生纤毛。透明瓣膜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可见横切和纵切的肌丝以及大量的胶原纤维。研究表明,输卵管腺具备分泌功能,其分泌物形成受精卵的内层卵鞘,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对莱氏拟乌贼的输卵管腺进行超显微结构观察,描述了输卵管腺的外部形态构造和内部结构特征,分析并总结了该腺体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60.
为合理开发利用绿鳍马面鲀肝脏的营养价值,采用高效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体质量(335.18±10.82) g绿鳍马面鲀肝脏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肝脏水分含量55.12%、粗蛋白含量5.09%、粗脂肪含量39.37%、灰分含量0.42%;肝脏检出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3.74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3.22%、非必需氨基酸占56.7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0.76,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呈味氨基酸占44.02%,其中谷氨酸在肝脏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天冬氨酸次之;必需氨基酸评分较高,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分别为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氨基酸组成合理;检出28种脂肪酸,总量为36.81 g/100 g,饱和脂肪酸占29.57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5.97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4.46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占比分别高达12.760%和17.990%;维生素A、D、E含量分别为434.03、1.76、23.32 mg/kg;重金属铅、汞、铬、镉含量均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