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速食绿豆粉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VC(95 mg/kg)+柠檬酸(30 mg/kg)+CaCl2(185 mg/kg)+醋酸锌(100 mg/kg)作护色剂,以3倍加水量在40℃下恒温浸泡4 h后,沸水煮制10 min,快速闪蒸30 min,在90~100℃下烘干3 h,速冷、研磨、过筛分级,制得的速食绿豆粉复水性好,用沸水冲泡后即可食用,是一种原汁原味、方便快速、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利于消费者食用的速食食品。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的基因组DNA的获取是芋螺毒素基因克隆及基因组文库构建的关键。笔者采用4种方法提取信号芋螺(Conus litteratus)的不同组织器官的DNA,并综合比较了各组DNA的浓度和纯度、DNA片段的大小和完整性。结果表明,由改良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和浓度较好;4种组织器官中,腹足纯度较高,是更合适的提取组织;肝胰脏和毒管获取的DNA产率最高,但片段完整性差,污染严重;PCR反应获得了跟预期大小一致的特异扩增产物。因此,信号芋螺基因组DNA的提取最佳方法为改良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法,提取部位为腹足组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且符合后续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浙南米醋酿造过程中酒精工段的微生物以及酒精、糊精、氨基酸态氮等代谢成分的变化,探析发酵过程微生物变化对代谢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在发酵第5天数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0.5×103,6.70×103,5.70×103CFU/g;在发酵过程中淀粉被分解利用,糊精含量不断下降,从第1天的5.60 mg/mL降至第15天的0.44 mg/mL;而酒精、氨基酸态氮、总酸含量不断上升,其中酒精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14.83%),之后增加缓慢,氨基酸态氮和总酸含量则是在第3天分别达到最大值0.39和4.34 mg/mL,之后上升平缓。  相似文献   
14.
<正>绿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印度、缅甸,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史。绿豆不仅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利水消暑,有"济世之良谷"的美称。探讨速食绿豆粉的优化生产工艺,所制得的产品用开水冲调后即可食用、方便快速、营养丰富,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且生产加工不受区域和季节  相似文献   
15.
较全面介绍了自行开发设计的谐波电能计量误差分析仪,该仪器由分析软件和数据采集系统两部分组成。在谐波影响下电能表计量误差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大量试验,引入BP神经网络建立数学模型,用VC++.net开发了分析软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窗插值FFT,为分析软件提供实时谐波数据。该装置可给出各次谐波对电能表的计量误差和总的计量误差,为电力部门分析因谐波所造成的电能计量损失,治理谐波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蝗总科7种昆虫下颚须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蝗总科3科5属7种蝗虫下颚须共存在6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以及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是7种蝗虫所共有的。柱形感受器I型为剑角蝗科的僧帽佛蝗(Phlaeoba infumata)和长角佛蝗(P.antennate)所特有,而柱形感受器II型则是斑翅蝗科的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所特有的。因此感受器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也许能成为鉴别蝗总科不同科和属的有用特征。蝗虫下颚须上不同感受器的种类和数量,可为蝗虫取食、接受内外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并优化产酶条件。[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8株产碱性蛋白酶菌株,采用滤纸片法和Folin-酚法测定8个菌株的产酶能力。将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菌株作为目的菌株,研究该菌株产酶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产酶条件。[结果]经过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得到一个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5号),作为目的菌株,其产酶能力为6.00 U/ml,为地衣芽孢杆菌的134.1%,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梭菌。正交试验表明,在pH为11的初始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3%蔗糖和0.8%蛋白胨,并以105个/ml的接种量接种,目的菌株可得到较好的产酶效果,且蛋白胨对该菌株产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