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PVH1452于2009年从布菲金种子公司引进。该品种田间长势强、株式塔形、叶片长椭圆形,平均打顶株高110cm左右,有效叶数21片左右,大田生育期120 d左右。中抗黑胫病、青枯病,综合抗性略好于对照品种K326。平均产量和产值略优于K326,上等烟比例与对照相当。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协调性好,烤后原烟外观质量与对照K326相当,原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尚足,烟叶质量档次接近或与K326相当。2013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2.
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抑芽剂,以打顶不抹杈为阴性对照,以1%除芽通为阳性对照,对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效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处理后,顶部第1片叶增加的叶面积在190.31~563.41 cm2,顶部第2片叶增加的叶面积在110.01~297.75 cm2,除6.7%浓度的菜籽油外,各处理对顶部叶叶面积的增加量与阳性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不同浓度菜籽油在烟杈鲜重、抑芽率、抑芽效果等方面和阳性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其中,10%菜籽油浓度腋芽处理成本和除芽通的相近,其烟杈鲜重为523.2 g、抑芽效果为86.8%、抑芽率为75.8%,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可推荐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93.
利用遮阳网模拟弱光条件,调查12份辣椒种质苗期株高、单位叶片株高、下胚轴长、叶长、叶宽、叶厚、茎粗、单株叶数、植株鲜质量、叶鲜质量、茎鲜质量和根鲜质量等形态性状,以耐弱光系数作为衡量耐弱光性的指标,应用因子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辣椒耐弱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形态性状的耐弱光系数在参试种质间差异较大,利用因子分析将其集约于5个主因子上,即株型因子、鲜质量因子、叶数因子、叶厚因子和下胚轴长因子,5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7.30%。根据综合评价值D,将12份供试种质分为4类,即耐弱光材料H101A、V06C0298、H107;较耐弱光材料V06C1825、H101、GX;弱光中度敏感材料SEC、H102、V06C1032、H108、H103以及弱光敏感材料H107B。本研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成功地对12份辣椒材料进行了耐弱光性鉴定,可为辣椒耐弱光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
 以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B9431 为母本(P1),中国野生灌木辣椒(C. frutescens) H108 为父本(P2)进行种间杂交,得到包含180 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ISSR 标记和 形态标记构建辣椒遗传图谱。该图谱共包含14 个连锁群,涉及264 个SRAP 标记、32 个SSR 标记和2 个ISSR 标记,控制软肉落果性状的S 基因定位于LG8。图谱总长1 023.4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3.42 cM。 每个连锁群的标记数在2 ~ 44 个之间,连锁群的长度在13.84 ~ 129.93 cM 范围内,平均图距在2.38 ~ 12.90 cM 之间。以SSR 标记为锚定标记,将该图谱与Minamiyama 等构建的图谱进行了初步对应。  相似文献   
95.
陈学军  方荣  周坤华  袁欣捷  雷刚  黄月琴 《园艺学报》2020,47(Z2):2983-2984
‘赣椒16号’辣椒是以自交系C004为母本,自交系C0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果面平滑,有光泽,青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长21.0 cm,果肩宽1.5 cm,单果质量19.5 g,果肉厚0.2 cm,味辣,商品性佳。熟性早,平均产量37.5 ~ 45.0 t · hm-2,抗疫病。适宜于长江流域地区及气候类型相似地区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延后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96.
97.
正交设计优化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辣椒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SRAP反应体系中的5种关键因素(Taq DNA聚合酶、Mg2+、dNTPs、引物、模板DNA)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辣椒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Taq DNA 聚合酶0.75 U、Mg2+ 0.6 mmol/L、dNTPs 0.2 mmol/L、引物0.8 μmol/L、模板DNA 50 ng,总体积为10 μL.运用该体系对辣椒3份种质材料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198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35个引物组合.该体系的建立与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为SRAP标记技术在辣椒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以SSR标记为技术手段,利用20对核心引物,构建吉林省2005~2009年审定的174份普通玉米新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同时分析不同年份间审定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数目、多态性信息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005~2009年供试174份材料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略有下降,但平均多态性信息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年份间玉米品种的个别等位基因频率变化比较明显,分析可能在育种过程中人为施加了较强的定向选择而保留了下来,说明随着年份的变化,个别稀有等位基因可能在减少,但遗传多样性并没有降低.同时说明在评价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变化时,多态性信息指数反映的应该更加客观-些.吉林省玉米品种不同年度间的遗传多样性无明显变化,说明近些年吉林省审定的品种在育种资源、育种模式以及育种方向上变化较小,没有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9.
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特点及其相瓦关系,以14个不同类型品种为试材,对甘蓝开展度、外叶数、球高、球径、球形指数、中心柱长、中心柱长/球高、紧实度、生育期和叶球质量等10个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蓝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CV)范围为6.97%(球高)~25.44%(球径);遗传力为22.52%(球高)~97.79%(生育期);除球高外,其他9个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表明:10个农艺性状集约于3个丰因子上,F1为丰产因子,F2为中心柱长因子,F3为球高因子,这3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汁贞献率达96.38%,保持了10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耕地面积有限、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评价粮食生产效率,认清粮食生产现状,探索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数据包络法(DEA)分别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驱动机理。[结果]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偏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出现大面积、大幅度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且具有跃迁性,但主要以类型Ⅵ为主,其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经济增长与粮食生产效率存在正N形的Kuznets曲线,目前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产粮效率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特征,未来的粮食生产势必强调其他政策手段的重要性。[结论]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异质特征显著,应充分发挥有利的“被扩散”的区位优势,制定具有区域联动特点的粮食生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