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23篇
综合类   8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几年的调研结果表明,制约中国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二是有国际影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少。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因素,提出了"给果园小草一点阳光,苹果更灿烂"的现代果园管理理念,并分析其科学内涵与产业意义。阐述了果园生草培肥地力是提高苹果果实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果实含糖量纳入分级标准、绿色控害以及品质形成与调控是其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2.
正一、福红福红是采用红富士与苹果高类黄酮含量优异种质CSR6R6杂交选育的苹果新品种,2018年通过了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近圆形,纵径5. 6厘米、横径6. 7厘米,果形指数0.83,平均单果重171.9克。果实底色黄绿,着色类型为片红,着色程度100%,果面鲜红色,果面洁净、光亮。果点小、中等多。萼片闭  相似文献   
63.
冯建荣  陈学森  吴燕 《林业科学》2006,42(10):129-132
近几年来,植物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Sassa et al.,1996; 张绍铃等,2001; Wang et al.,2003),一般SI被分为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 (sporophytic SI:SSI)和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gametophytic SI:GSI)两大类.  相似文献   
64.
苹果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优质的愈伤组织,以国光和富士苹果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光照条件、叶片放置方式等因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接进行光培养,愈伤诱导率只有50%~55%,先暗培养14 d再光培养与先暗培养21 d再光培养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都达100%,但前者产生的愈伤组织结构紧密呈淡黄色,后者出现白化疏松的愈伤细胞。暗培养14d为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有利条件。(2)未添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比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有利于降低叶片的褐变率。(3)采用叶片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比近轴面接触培养基的愈伤诱导率高约25%~30%,且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较早。(4)国光叶片在MS+2.0 mg/L 6-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中,富士叶片在MS+1.0 mg/L 6-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5.
特早熟杏新品系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荷包与二花槽杏品种进行有性杂交,并结合胚培技术,培育出90-08,90-112两个早熟性优系。它们具有树冠开张,自花结实,开花晚,成熟早,果个大小,风味逍,外观美,品质优,丰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6.
胚培杏新品种‘山农凯新2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山农凯新2号’是以果大、仁甜、抗病、品质优的国产‘泰安水杏’为母本, 以引进的、自交亲和的‘凯特’杏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结合胚培技术育成的新品种, 具有果实大、品质优、自交坐果率高、丰产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7.
杏杂种实生树叶片童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永华  陈学森 《果树学报》2005,22(4):327-330,F003
以凯特×新世纪杂种后代群体不同童期实生树及同一童期不同区段叶片为试材,测定其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等11个指标。结果表明,(1)除DNA含量无显著差异外,2年童期实生树的叶面积、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淀粉及RNA含量等指标均高于4年童期实生树的相应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随童区到成年区的过渡,各项指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年童期实生树童区和成年区的叶面积、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DNA含量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可溶性糖等其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但4年童期实生树的童区和成年区比较,除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2年童期实生树童区的童性不明显,4年童期实生树童区的童性表现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8.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极早熟苹果新品种早丰甜及贝拉、辽伏等早熟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3种早熟苹果含醇类等12类136种香气成分,其中1-己醇、(E)-2-己烯醛、乙酸丁酯、乙酸己酯等成分均在1%以上,总含量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93.81%,为参试苹果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2)β-大马酮及草蒿脑可能是早丰甜特有香气物质;(3)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早丰甜与贝拉分别划为“酯香型”与“醇香型”苹果;(4)3个早熟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是早熟苹果品种选育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9.
杏制汁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凯特×新世纪、巴旦×凯特杂交组合的F1代群体111个株系及凯特、金太阳、山农凯新1号、山农凯新2号等9个杏品种果实为试材,探讨了制汁用杏相关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同一杏品种(株系)单果质量不同,出汁率亦有较大差异;(2)在本试验测定的性状中,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出汁率的分布频率呈偏态分布,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分布频率呈离散分布;(3)根据各个制汁相关性状的分布特点,初步提出了制汁用杏的评价标准,其中一级标准为单果质量≥50g、出汁率≥64.5%、可溶性固形物≥12%、单宁含量<0.91mg/g、维生素C含量≥0.09mg/g、糖酸比为3.33~3.98且可溶性糖含量为7.09%~7.88%,特级标准为:单果质量≥70g、出汁率≥67%、可溶性固形物≥15%、单宁含量<0.91mg/g、维生素C含量≥0.12mg/g、糖酸比为4.15~4.80且可溶性糖含量为8.12%~11.11%。  相似文献   
70.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4个实生株系及国光、红星、富士、金冠等苹果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分析果实香气成分, 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 ①新疆野苹果含醇类等10类89种香气成分, 这些化合物单株间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主要香气的种类和成分基本一致; ②但乙醛等12种香气成分在新疆野苹果中没有检测到, 其中7种为栽培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③缩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没有检测到, 同时检测到1 - 丁醇、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和大马酮等4种化合物为新疆野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