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筛选淹水胁迫下适应性相对较强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紫花苜蓿耐涝性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套盆法模拟淹水条件,探究淹水对紫花苜蓿苗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淹水7 d时,紫花苜蓿株高均高于对照,巨能7耐湿、角斗士、巨能801、WL440HQ、WL525HQ和WL656HQ品种的茎干重、叶干重和地上干生物量都高于对照,巨能995、角斗士、巨能801、WL525HQ、WL656HQ、WL712的主根长高于对照。淹水胁迫至第14 d时,仅有2~3个品种主根长、茎干重、叶干重和地上干生物量等指标高于对照。【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耐涝性综合评价,巨能995、WL440HQ、角斗士等品种耐涝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32.
用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分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葱叶、葱白中Zn、Fe、Cu、Mn 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葱叶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大于葱白,葱叶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eMnZnCu,葱白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eZnMnCu。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5.07%~103.20%,RSD4.19%。葱叶、葱白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可为进一步探讨葱的药用价值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正>炎热的夏季,在家里或办公室摆放些耐阴的盆栽植物,不仅在视觉上使人感到有凉意,而且能调节室内的小气候,使空气清新、凉爽宜人。现在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是滴水观音、铁树、芦荟、仙人球,非洲茉莉等,各种品种应有尽有。店主告诉记者:"盆栽植物不只是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吊兰、绿萝、万年青、芦荟、黄金可以将墙面、  相似文献   
34.
多媒体课件在《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基础检验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到一些实验条件的限制 ,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该实验课的教学。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1 授课时间的限制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把临床上传统要求的血、尿、大便三大常规检查 ,让学生按照实验室指导自己动手。例如 ,血常规检查 ,老师讲解示范后学生从采血、制片涂片、染色、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等。一般一次实验课为 3个学时 ,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 ,感觉很抽…  相似文献   
35.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盐碱地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黄淮海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中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播种量(7.5, 15.0, 22.5 kg·hm~(-2))和行距(15, 30, 40 cm)两个因素,研究了盐碱地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生产确定最佳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为发展盐碱地苜蓿产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播种量对3年总产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播种当年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种量22.5 kg·hm~(-2)的3年总产量最高,产量随播种量增加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行距对3年总产量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行距15 cm的3年总产量最高,随着行距的增加产量呈减小趋势;行距对播种当年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行距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播种量为22.5 kg·hm~(-2)、行距为15 cm组合的3年总产量最高。2)播种量和行距对每m~2枝条数和枝条重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和行距的减小,每m~2枝条数呈增加的趋势,枝条重则呈减小趋势。产量与每m~2枝条数始终呈正相关关系,与枝条重呈负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和行距的减小,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有上升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有下降趋势;播种量为22.5 kg·hm~(-2)、行距为15 cm时营养价值最高。4)从高产和品质综合考虑,在播种量22.5 kg·hm~(-2)和行距15 cm配置情况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综上,在山东以及黄淮海盐碱地区以种植耐盐碱苜蓿品种为宜,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有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减少的趋势,在适宜播种量和行距配置条件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6.
在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黄淮海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中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播种量(7.5, 15.0, 22.5 kg·hm-2)和行距(15, 30, 40 cm)两个因素,研究了盐碱地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生产确定最佳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为发展盐碱地苜蓿产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播种量对3年总产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播种当年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种量22.5 kg·hm-2的3年总产量最高,产量随播种量增加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行距对3年总产量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行距15 cm的3年总产量最高,随着行距的增加产量呈减小趋势;行距对播种当年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行距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播种量为22.5 kg·hm-2、行距为15 cm组合的3年总产量最高。2)播种量和行距对每m2枝条数和枝条重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和行距的减小,每m2枝条数呈增加的趋势,枝条重则呈减小趋势。产量与每m2枝条数始终呈正相关关系,与枝条重呈负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和行距的减小,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有上升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有下降趋势;播种量为22.5 kg·hm-2、行距为15 cm时营养价值最高。4)从高产和品质综合考虑,在播种量22.5 kg·hm-2和行距15 cm配置情况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综上,在山东以及黄淮海盐碱地区以种植耐盐碱苜蓿品种为宜,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有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减少的趋势,在适宜播种量和行距配置条件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7.
正面对奶牛业粗饲料主要依赖进口高端牧草,奶价长期低迷,行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依托当地牧草种植和农作物秸秆资源,最大化利用当地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产奶成本,提高竞争力,是奶牛养殖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好路子。2017年,垦利兴发奶牛养殖场通过种植小黑麦、青贮玉米生产优质粗饲料,充分利用稻草、谷草、豆秸、芦苇等当地农作物秸秆和野草资源,奶生产成本比当地平均水平低0.40元/kg,干奶牛、青年牛的饲  相似文献   
38.
南京市道路绿化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路景观是各绿地类型中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绿地类型,且与道路交通安全、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文中以南京市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太平北路及龙蟠中路4条道路为例,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景观评价,并建立美景度和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各类型景观样本美景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筛选出对道路景观美景度贡献较大的景观因子,以此为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城市绿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脊尾白虾小分子物质组成的影响,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对发酵前后脊尾白虾肌肉的甲醇水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可导致脊尾白虾中延胡索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肌苷三磷酸、3',5'-二磷酸腺苷、2-吡啶甲醇和葫芦巴碱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导致乳酸、β-羟基异丁酸、胆碱和次黄嘌呤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虾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组成和风味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为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盐胁迫下苜蓿种质资源萌发特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及品系的耐盐能力,明确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从而为苜蓿耐盐性早期鉴定和筛选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对23个苜蓿品种及品系种子在不同浓度Na Cl'溶液下进行胁迫处理,Na Cl浓度分别为0.20%,0.40%,0.60%,0.80%,1.00%,1.20%和1.40%(以蒸馏水为对照),观察发芽率、根长、苗高,计算发芽势、耐盐系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苜蓿品种及品系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20%的Na Cl是苜蓿耐盐性的转折点,是耐盐性鉴定的最佳盐浓度。聚类分析将23份苜蓿种质分为3类,强耐盐种质占34.78%,中等耐盐种质占47.83%,弱耐盐种质占17.39%。隶属函数分析表明,耐盐性最强的是‘游客',最弱的是‘巨能801'。综合分析各项观测指标,23个苜蓿种质中耐盐能力最强的为‘巨能2',最弱的为‘L3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