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闽甜107”适宜播种期及需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播种期春播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且秋播鲜穗产量高于春播;最适施氮量为240~270kg/hm2。  相似文献   
62.
黑糯玉米产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25个黑糯玉米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力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在早代通过对穗长、穗粗的间接选择来代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选择,并筛选出4个能显著增加F,穗粗或穗长的黑糯玉米自交系(OA66、OA72、9912、9916),为配制新组合提供骨干自交系。  相似文献   
63.
糯玉米新组合闽玉糯1号的高产群体结构及需氮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结构和需N特性试验表明,闽玉糯1号叶面积系数(LAI)及叶片净同化率(NAR)较高,峰值持续时间较长,大喇叭口至抽雄期LAI对NAR影响最大,通过密植保证一定的总粒数,增加抽雄后群体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粒率,是高产的关键措施,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闽玉糯1号属中度喜N品种,N肥利用率较高,最佳施N量为225.5kg·hm-2,采取平稳施肥法(基肥∶拔节肥∶孕穗肥=30%∶35%∶35%)产量最高,生产上应注意中后期管理,重视孕穗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64.
果蔬玉米高产栽培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9~2000年福建省10个主栽果蔬玉米品种(组合)有关试验及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的果蔬玉米高产结构、主要配套技术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①调查品种可分为大穗型、中穗型和小穗型3种类型;大穗型适宜密度为5.40~5.70万穗*hm-2、中穗型为5.70~6.30万穗*hm-2、小穗型为6.30~6.75万穗*hm-2.N肥施用原则是大穗型"前适后重",基肥适(40%)、秆肥早(20%)、穗粒肥重(40%);小穗型"前重后适",基肥足(60%)、秆肥速(20%)、穗粒肥早(20%);中穗型"前后兼顾",3次施肥比例为40%∶30%∶30%.②超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 d,糯玉米为21~24 d.③生产上可以通过降低贮存温度和控制贮存时间,以降低呼吸失重和糖分降解速率,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65.
面向新世纪的福建耕作制度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建省耕作制度面临的形势与问题,论述了福建省耕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点:集约观、现代观、资源与生态观和人才素质观,提出了主要实施途径:⑴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⑵加强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⑶确立“增加食物总量原则”,优化种植结构;⑷发展产业化种植制度,为两个转变服务。  相似文献   
6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