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杜仲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杜仲种子场圃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水浸种、层积催芽、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杜仲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其中两种温水浸种法场圃发芽率分别为57.6%、58.3%,层积催芽法场圃发芽率为54.6%,200 mg/L赤霉素(GA3)处理法场圃发芽率为54.9%。试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华南不同人工林土壤铵吸附特征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铵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决定了维持该有效形态氮的能力。不少学者研究过铵的吸附问题[1~4],研究重点一是探讨各种物理、化学处理条件下铵的吸附特征,如去除有机质、渍水处理、钙对铵的影响等[2]。二是探讨不同土壤铵吸附的差别[1,3]。这里,不同土壤多是取自全国不同地区,因而,铵吸附特征主要反映土性本身的差别。在这一方面,前人的研究未曾注意植被主导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即在相同土壤类型上,长期生长的植被对土壤铵吸附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