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粳稻新品种南粳4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粳4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针对江苏省农业生产中对品种的需求,主要围绕稻谷产量、稻米品质和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与适应性进行了品种改良,育成了适合生产需求的新品种.为了尽快发挥该品种的生产潜力,就江苏不同生产种植方式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生产技术要求,供生产者参考使用.本文介绍南粳45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2.
杂草稻红色果皮基因的功能标记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色果皮是杂草稻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给杂草稻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本研究根据已克隆的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en)红色果皮Rc与白色果皮rc等位基因第6外显子的差异,设计了InDel标记RID14.利用RID14标记对F2群体和江淮流域所收集到的24份红色果皮杂草稻、3份普通野生稻以及21份品种资源进行了标记基因型分析.研究表明,红色果皮均为非缺失带型,而白色果皮和紫色果皮为缺失带型,F2群体中杂合带型和非缺失带型均为红色果皮,而缺失带型为白色果皮.因此,RID14标记与白色果皮和红色果皮共分离,可以作为鉴定红色果皮杂草稻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3.
不同剂型甲基异柳磷颗粒剂防治桑橙瘿蚊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4.
水稻南粳40(原名5-172)是以8169-22为母本,与中间材料“77032//77032/南粳33”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属迟熟中粳类型,全生育期150d左右,一般产量600kg/667m^2以上。产量构成因素协调,抗病能力强,稻米品质较优,达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米标准,适宜苏中、淮南以及沿江、丘陵地区种植。高产栽培中,应适期稀播,培育壮秧,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总施氮量应控制在20kg/66m^2左右,并注意N、P、K肥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35.
<正> 近年来,随着桑园产量的提高,桑园氮素化肥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在生产中,桑园如果长期大量偏施氮素化肥,忽视磷、钾肥的使用,将会限制桑园产量进一步的提高,影响蚕茧生产。为此,我们于1984~1985年在溧阳县茶亭乡河边村两农户的桑  相似文献   
136.
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其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小麦高产品种选育中,必须对产量性状进行有效选择并使之协调发展。但小麦产量性状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支配和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性状间彼此关连,某一性状的改变必然导致其它性状的变化,因此,在实践中较难掌握。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淮南地区近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中高产小麦品种(系),进行产量与产量因素和产量因素之间的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揭示各产量因素影响产量的原因及其相对重要性,试图为对这些品种的改良和以这些品种为原材料的高产更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利用晚粳稻品种南粳43在南京市江宁区淳化镇种植百亩示范方,根据Stanford公式确定氮肥的精确用量,采取基蘖肥∶穗肥为5.5∶4.5的肥料运筹比例和相关的栽培技术的应用,高产田块达到了806.9kg/667m2的实收产量。  相似文献   
138.
以符合无公害稻米生产环境条件要求的南京市江宁区土桥镇为生产基地,选用江苏省育成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依照江苏省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实施无公害稻米产业化生产.生产的"土桥牌"珍珠大米经上海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监测中心抽样检测表明其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9.
南京 16号原名南京 30 152 ,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米品种之一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全生育期14 5d左右 ,株高 115~ 12 0cm ,分蘖力中等 ,一般每亩 15~ 17万穗 ,每穗 160粒左右 ,千粒重 2 7~ 2 8g ,抗白叶枯病、稻瘟病 ,耐肥抗倒 ,后期熟相好 ,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50kg,所有稻米品质指标都达新颁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1 选育经过1983年正季用台湾品种Si -Pi6810 32作母本 ,印度品种UPR10 3- 80作父…  相似文献   
140.
一种简便快速制备水稻PCR模板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在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中DNA提取的常用方法有CTAB提取法和SDS提取法。CTAB提取法提取的DNA质量高而且量大,主要用于RFLP、Southem杂交等实验;SDS方法提取的DNA杂质略多,也可以大量提取,适合用于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实验。但这两种DNA提取方法所需成本较高,技术性强,叶片用量大,难以满足水稻育种实践的需要,实用性不强。因此,在水稻分子育种实践中,急需一种叶片用量小、提取程序简单快捷的方法提取DNA,以满足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子标记快速检测种子纯度等应用研究的需要。许多分子标记都基于PCR技术,如AFLP、SSR、RAPD、SNP、EST等。目前已开发出大量的水稻SSR标记。由于水稻基因组中存在着丰富的SSR标记而且多态性较好,在水稻群体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QTL分析等研究中广泛应用,在水稻种子纯度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面已有研究报道。本文报道了一种简便的DNA提取方法,既能快速提取DNA。又只需要少量叶片,同时利用SSR标记鉴定了“两优培九”种子的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