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是1991年10月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首次引入,于1992 ̄1993年在网室和大田进行适应性观察,1994 ̄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于1996 ̄2003年进行区域性试验,1999 ̄2003年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适应性强,具发达的匍匐茎,耐酸瘦土壤,能在pH4.5 ̄5.0的强酸性土壤和极端贫瘠的土壤上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在中等肥力和酸瘦土上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特别是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耐干旱和相对耐荫,在年降水75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良好生长,在林下间作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侵占性强,触地各节产生不定根,自然传播迅速,并能与飞机草等恶性杂草竞争;耐践踏、耐重牧,亲和力强,可与豆科牧草等混播建设草地持久、耐用。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适合草地建设、保持水土和果园间作。  相似文献   
32.
<正>鸡弧菌性肝炎在我区虽不是普遍流行的疾病,但我们在临床中也时常遇到。该病以肝脏出血,坏死性肝炎,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及慢性经过为主要特征。在临床实践中,其他一些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白痢、伤寒等有类似病变症状,如肝脏肿大、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故常给准确的诊断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33.
自1996年以来,人狂犬病流行逐年快速反弹,在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人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死数之首,重新成为严重危害国家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第3次狂犬病流行高峰正在形戍。卫生部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年9月,全国共报告狂犬病病例393例,与2005年同期的287例相比上升了36.93%,死亡318人。2006年1~9月累计报告发病数2254例,与2005年同期的1738例相比上升了29.69%。狂犬病仍是此期致死人数最多的传染病病种,而且已经连续5个月住居全国报告死亡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一时间。全国上下“谈狗色变”。对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及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当前狂犬病的防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4.
在调查了柬埔寨旱、雨季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对两类生境的物种多样度、均匀度、丰富度以及优势种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类生境害虫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天敌;雨季稻田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均明显高于旱季稻田,两生境害虫与各自天敌数量动态变化保持一致,且各自益害比大致相当;褐飞虱、叶甲类、稻纵卷叶螟、稻蓟马(旱季)、黑尾叶蝉(雨季)、白背飞虱等为害虫优势种群,蜘蛛类、青翅蚁形隐翅虫、黑肩绿盲蝽、七星瓢虫(旱季)、步甲类(雨季)为天敌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35.
桉树林下热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禾本科牧草品种中多数可良好生长,其中臂形草属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牧草产量943.9kg/hm2,显著高于其它牧草品种,植株存活率、抗病虫害、分蘖数等表现出良好的生产特性,综合评价最优.坚尼草属牧草中植株存活率、长势、株高、干物质产量等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狼尾草属牧草中除杂交象草表现较好外,其它品种表现一般.雀稗属牧草在桉树林下生长相对较差,仅热研11号黑籽雀稗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6.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杀菌除尘等有益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问题关注的增加以及对森林疗养功能研究的深入,以森林环境为治疗及预防疾病手段的森林疗法发展迅速,由此衍生了“森林医学”这一新兴学科。在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已经积累了很多有关森林疗法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5位,将森林资源合理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有助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中介绍了森林医学的发展和森林环境对疾病的预防作用,根据疾病的经济负担等因素,提出了森林医学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森林医养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不同处理方法对3种臂形草属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不同方法对3种臂形草属牧草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提高发芽率的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对网脉臂形草,以浓硫酸浸泡15min和100g/L硝酸钾浸泡6h为好,平均发芽率在72%以上;俯仰臂形草经浓硫酸浸泡15min,平均发芽率在76%以上;刚果臂形草则以30%的双氧水浸泡30min最好,发芽率为72.7%。因此,通过选择不同处理方法,可达到提高臂形草属的不同牧草品种发芽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热研20号太空柱花草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利用空间辐射技术对柱花草新品种(系)选育的研究。空间辐射诱变柱花草种子,其后代发生突变,经连续4a柱花草炭疽病接种鉴定和多次单株选育,历时14 a,初步筛选出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炭疽病能力强、耐干旱等特点的热研20号太空柱花草;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从沙土到重粘质砖红壤土上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尤耐低肥力土壤、酸性土壤和低磷土壤,能在pH 4.0~5.0的强酸性土壤和贫瘠的砂质土壤上良好生长。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尤其适于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9.
为了进一步落实农业部、财政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掌握水稻施肥规律,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洛连村进行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生产条件下,不同施肥组合对水稻产量影响较明显,氮、磷、钾最佳施肥组合为N 150 kg/hm2、P 60 kg/hm2、K 120 kg/hm2。  相似文献   
40.
2008年,潜江市作为湖北省唯一试点县市,开展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08年,全市共向农业部中央数据库发送标识信息近50万条,全市家畜标识佩戴率达到100%,标识信息录入率达到97.8%,信息录入准确率达到94.9%.潜江市动物养殖信息作到了透明化、网络化和标识及疫病的可追溯化,并总结出了一整套实施方案在全省推广.现笔者将潜江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方案介绍如下,供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