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24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14种植物挥发物对烟粉虱成虫Bemisia tataci EMD隐种的作用。结果表明,10%的1,8-桉树脑、丁香酚、月桂烯、苎烯和肉桂醛引诱作用较强,其中1,8-桉树脑和月桂烯效果最好(P<0.001)。而顺-3-已烯-醇蒎烯和戊烯为趋避作用,其中顺-3-已烯-醇蒎烯趋避性最强;1%的1,8-桉树脑、丁香酚、月桂烯、烟酸乙酯和橙花醇引诱作用显著,其中1,8-桉树脑和丁香酚的效果最好(P<0.01)。顺-3-已烯-醇蒎烯和戊烯为趋避作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将有引诱作用的单体复配后,仅1,8-桉树脑+丁香酚(1:1)和1,8-桉树脑+月桂烯(1:1)有引诱作用;10%的1,8-桉树脑涂抹黄板显著提高了黄板诱杀力。因此,植物挥发物对烟粉虱有趋避或引诱作用,其作用因浓度而发生改变,趋性一致的复配后不一定能发挥原有作用。  相似文献   
92.
正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斑、宝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是名贵淡水鱼品种,后引入中国开展人工养殖及其繁育研究等。目前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等养殖模式,也有部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宝石鲈的试验研究,但是利用养殖尾水结合瓜果培育,实现一水多用、循环使用的研究不多。本试验利用自主研发的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实现了另一种模式的鱼菜共生。一、试验材料1.场地本试验在张家港市凤凰镇纽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区内开展,水处理系统为自  相似文献   
93.
为明确陕西省温室黄瓜根腐病的病原及流行影响因素, 采用病原物组织分离的常规方法及田间系统调查, 对陕西温室黄瓜棚室出现的两种类型根腐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陕西省不同生态区温室黄瓜根腐病病原菌不同, 陕北地区黄瓜根腐病病原菌为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关中地区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落均在10-30 ℃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以20-25 ℃条件下发育最快, 当温度超过 30 ℃菌落生长速度减慢。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土壤连作年限的延长、不合理的轮作种植及大水漫灌等与温室黄瓜根腐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黄瓜栽培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黄瓜根腐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采用N、P、有机肥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北黄土高原进行了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肥效与施肥模式的田间试验。得到了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以及N、P和有机肥单因素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增加的影响是有机肥 N P,施用有机肥是日光温室黄瓜增产的主要措施。当施P2O5量小于750 kg/km2、施氮量小于1150 kg/hm2时,N、P肥有增产效果,用量大于此施肥量时N、P肥效降低。根据反应模式提出在黄瓜目标产量在83000~88000 kg/hm2之间,95%置信区间的N、P、有机肥最佳施肥用量为N 807.5~1309.3、P2O5 576.6~991.6 kg/hm2;有机肥41.3~148.9 t/hm2。N∶P2O5为1∶0.714~0.757。日光温室黄瓜种植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5.
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的药剂种类、合理施药时间及科学施药方法,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筛选了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种类,并开展了不同施药时间和不同施药器械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有23种常用药剂对黄瓜上12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达到80%以上。防治霜霉病及灰霉病时,可选择烟剂熏蒸的方法,防治白粉虱及烟粉虱等虫害时可考虑烯啶虫胺灌根的方法。若采用药剂喷雾防治,10月底以后至翌年3月底以前,上午是最佳喷雾施药时间,10月底以前和3月底以后,下午为最佳喷雾施药时间。  相似文献   
96.
地膜覆盖棉田,生态环境与露地棉不同,因而,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及为害程度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了掌握地膜棉虫害的发生规律,给虫情测报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7.
设施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从设施内环境、病(虫)原、寄主植物三方综合分析,均有利于病虫的发生为害,一般常年产量损失率达20%~30%。病虫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中重要的生物灾害,控制其发生为害是广大菜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骏枣原产于山西交城县边山一带,具有结果早、收益快、产量高、寿命长、抗旱、抗寒、耐盐碱、耐瘠薄等特点。树势强健,树体高大,枝条粗壮,干性较强,树姿半开张,枣头红褐色,托刺发达,枣股大,枣吊长16cm左右,叶片较大,长卵形,深绿色。花大量多,夜开型。果大皮薄,营养丰富,果肉厚,质地松脆,味甜汁中。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33%,总糖28.7%,酸0.45%,维生素C432mg/100g,可食率96.3%。干枣含总糖  相似文献   
99.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大敌。全国各地普遍发生,而且危害严重,按田间发病症状有六种类型,即蕨叶型、花叶型、条斑型、巨芽型、卷叶型、黄顶型。但常见的是前三种类型,其发病株率以蕨叶型最高,花叶型次之,条斑型较小,但其为害程度,以条斑型最重,蕨叶型居中,花叶型较轻。后三种类型均危害较严重,但田间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降低磷肥用量对设施番茄种植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常规施肥(CK:P2O5用量891 kg/hm2)、磷肥减量50%(P-1:P2O5用量446 kg/hm2)和磷肥减量70%(P-2:P2O5用量267 kg/hm2)3个磷肥水平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减量不影响番茄植株生长(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株高/茎粗比),同时对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也不显著;不同磷肥水平番茄单果重为173~181 g,单株产量为1.81~2.05 kg,单位面积产量为51.9~56.9 t/hm2。与CK处理相比,P-2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2 mm根数和根冠比,增幅分别为72.6%和28.0%。2个减施磷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还原性糖含量和糖酸比;P-2处理番茄糖酸比又显著高于P-1处理。降低磷肥处理显著降低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降低磷肥用量70%在不影响番茄产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番茄品质,改善了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