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基因的克隆及酶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为了解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了嗜水气单胞菌J-1株的染色体,经EcoR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作Southernblotting,用DIG标记的HEC毒素探针检测,其5.0kb的酶切片段呈阳性。回收该片段,与pUC19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X-gal平板上白色菌落的质粒,经大小比较、EcoRI酶切分析及DIG标记HEC毒素核酸探针斑点杂交鉴定,获得pHEC11等含5.0kb目的DNA片段的重组质粒。pHEC11质粒经酶切、电泳,证实目的DNA片段中含有BamHI、SmaⅠ、PstⅠ及PvuⅡ等酶切位点,并绘制了其物理图谱。同时还构建了若干亚克隆,为研制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工程苗提供了目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2.
以嗜水气单胞菌(AhJ-1)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免疫鲫鱼(Crucian carp),加强免疫后取血分离出淋巴细胞,进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致敏淋巴细胞于体外培养时,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产生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抑制了巨噬细胞移动,移动抑制指数约为0.67,初步说明细胞免疫应答在鲫鱼的免疫应答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用大蒜素防治草鱼肠炎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药敏,人工感染与防治和田间试验三方面研究了人工合成的大蒜素对草鱼肠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药敏试验表明,1ppm的大蒜素对草鱼肠炎的病原-豚鼠气单胞菌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用豚鼠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草鱼和鲫鱼,均可致病并使之死亡,用人工合成的大蒜素按每千克鱼体重33毫克和50毫克的剂量分别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死亡率。在三个鱼场共计1063亩鱼塘的田间应用中,亦证明大蒜素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草鱼肠炎。  相似文献   
14.
15.
嗜水气单胞菌表层蛋白及外膜蛋白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甘氨酸缓冲液处理对鱼类致病的嗜水气单胞菌代表菌株 Ah J-1菌体细胞,可使该菌表层蛋白(S层)成片脱落。电镜观察发现,S 层是由四边形的蛋白亚单位呈晶格样排列而成。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该蛋白的分子量约50k;免疫印迹显示,它是 Ah J-1的主要表面抗原。另将 Ah J-1用 Triton X-100选择性抽提,经 SDS-PAGE,在考马斯亮蓝染色图谱中显示其外膜蛋白(OMP)为3条主要蛋白带,分子量分别为34,46和58k.  相似文献   
16.
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菌毛的提纯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镜观察嗜水气单胞菌J-1株,见有两种不同的菌毛,一种为短而硬直的R菌毛,另一种为长而易弯曲的W菌毛。R菌毛数量多,周身分布;W菌毛数量少,一个菌体仅4~6根。搅拌菌体悬液可使菌毛脱落,低速离心的上清液经PEG沉淀、硫酸铵盐析和Sepharose4B层析后,获得纯化的R菌毛。SDS-PAGE显示,在有2-巯基乙醇存在时,R菌毛的亚单位分子量为17000。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R菌毛含有41%的疏水性氨基酸。用纯化的R菌毛免疫家兔获抗血清,建立菌体凝集试验和Dot-ELISA法,检测50个待检样本的R菌毛,两法检出率均超过60%,符合率为88%。  相似文献   
18.
鱼类病毒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20.
嗜水气单胸菌苗预防白鲫暴发性传染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