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以花生间作杉木幼林纯林样地为研究对象,未间作林地为对照,选取广西种源2.5代实生苗(简称"广西-2.5")、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20(简称"福建-洋020")、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61(简称"福建-洋061")3个种源,对比分析花生间作对相应种源杉木幼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地的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显著增大;花生间作对杉木幼林地的土壤物理指标影响变化幅度不大,相同杉木种源花生间作模式下林地土壤物理性状总体上优于未间作林地;花生间作模式提高了杉木幼林地的土壤p H值以及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P含量,全K和速效K含量略有降低,缓解了土壤酸化速率,提高了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32.
中微量元素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庆市巫溪和城口两县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地点试验均以增施锌肥和锰镁硼锌复合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余各种肥料的增产作用因试验地点不同其效果各异;增施锰、硼肥提高了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而增施镁、锌肥则降低维生素C含量;增施各中微量元素(锰除外)肥料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各种中微肥对马铃薯可溶性糖、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两个试验点的结果差异较大。除增施锌的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两试验点马铃薯的磷含量;除增施锰和锌的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两试验点马铃薯的钾含量。增施各中微量元素肥料,提高了马铃薯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33.
金沙县地处长江上游,2002年以来,金沙县结合各种林业工程项目,在石漠化重点乡镇进行多种治理模式试验,取得较好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以气候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对树木健康及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远郊油松天然林和近郊油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影响,揭示城市远郊自然生态系统和近郊山地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敏感度的差别.[方法]建立了远郊和近郊油松林的标准年表及差值年表,分别与气候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利用R软件建立年轮指数与气候指标...  相似文献   
35.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固氮活性为中热组>中早熟组>早熟组。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的固氮活性为无限结荚习性>亚有限性结荚习性。以方差分析估算的大豆固氮活性的广义遗传力平均为42.21%,其中中熟组大豆品种为52.01%,无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为51.10%。  相似文献   
36.
大豆光钝感种质创新与光周期育种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育光钝感品种来扩大品种种植区域.按着杜维广(1997)年选育广适应性种质程序和方法的设想,通过改进选育光钝感、具有良好综合农艺性状新种质NPSL-1和NPSL-2佐证了该设想的可靠性,并依据本试验结果提出大豆光周期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37.
在根瘤菌接种和施氮胁迫下,应用综合等级指数对田间种植的东北40个大豆品种(系)固氮能力进行了评价。高N(80kg)/ha)抑制大豆结瘤固氮;低N(40kg/ha)接种产量最高。评价了对氮反应为耐氮和氮敏感的大豆种质和对接种反应亲合力高、低的大豆种质。  相似文献   
38.
田间自然条件下,利用15N稀释标记技术评价19价大豆种质的固氮能力。结果表明,固氮量和固氮比率的变幅分别为N67~140kg/hm2和35%~60%。筛选出3份固氮量超过N130kg/hm2和固氮率大于55%的高固氮种质材料。15N标记可真实地反映出品种的实际固氮水平。  相似文献   
39.
大豆超高产潜力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对大豆公顷4875kg产量潜力的探讨,分析了大豆高产理论和公顷产量4875kg株型特征。指出个体、群体和环境构成了影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同时,通过小面积(1m^2)公顷产量4875kg的获得,了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和光合速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指出,均匀--主茎型(黑农41)和均匀--并重型(黑农40)均可获得超高产,说明高产株型是多模式的。  相似文献   
40.
为建立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进行了抗(耐)旱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系)筛选,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等单项研究及对高油高产抗旱单项栽培技术组装研究.结果如下: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抗(耐)旱高油大豆品种黑农37、黑农41、黑农44、舍丰40、垦农4、红丰11、黑河27、合丰47;黑农41品种,任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都会对其产量和油分含量造成负面影响,其干旱胁迫影响程度表现为:结荚-鼓粒期》鼓粒期》结荚期》花期》苗期,以结荚~鼓粒期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可使单株产量下降27.1%,油分下降12.6%;秋翻秋起垄整地是较好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较春搅茬起垄有较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28%~16.67%;黑农44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垄上穴播为20~25万株hm-2,垄上双条播为25万株hm-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其增产幅度为13.55%~25.4%;提出建立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的最佳模式:以高油品种黑农44为核心,在蓄水保墒的秋翻秋起垄的耕作基础上,配之穴播 优化施肥(N7 P14 K10) 抗旱种衣剂 抗旱叶面肥 行间覆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