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7篇
  30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张玉克  陈旭 《土壤》2021,53(5):899-906
硅藻是水环境监测最常用的生物指标之一,相比而言,陆生硅藻的研究相对较少。硅藻作为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土壤硅藻的研究历史可分为:起步时期(1910s-1950s)、缓慢发展时期(1970s-1990s)和快速发展时期(2000s-)。本文重点对土壤硅藻的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总结。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土壤硅藻属种已超过300种,其中亚南极、波兰及卢森堡的硅藻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土壤中发现的硅藻大致可以分为嗜酸、嗜碱和普适种三种类型。已有的研究发现硅藻对土壤的酸碱度、湿度、有机质含量等环境因子变化响应敏感,是潜在的有效生物指标。在建立土壤硅藻标准分析方法基础上,未来还需要加强土壤硅藻分类学、不同类型土壤间硅藻对比分析和全球土壤硅藻生物地理学研究。此外,还需关注硅藻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2.
583.
贵州省羊肚菌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贵州省羊肚菌生产现状、市场现状、产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以推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584.
初步探讨了以小麦为例的品种命名规律,通过走访育种家和查阅文献,阐述了国内外品种命名的原则和规定,分析了当前主要小麦品种命名现状,提出了结合各地育种实际在给小麦品种命名时应遵循的原则。对今后小麦品种命名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5.
586.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17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处理,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与2003年初始土壤属性相比,CK处理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NPKS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则分别显著增加了6.6%~16.4%、4.6%~17.3%、8.0%~15.0%和59.4%~61.5%(P<0.05)。与CK处理相比,NPKS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下降了14.8%和4.50%,0~20 cm土层的通气孔隙度增加了43.7%。NPK和NPKS处理的平均产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54.9%和65.2%,NPKS处理的平均产量比NPK产量增加6.6%(P<0.05)。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度>30%,而2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的贡献度最高达到35.7%。土壤物理属性在0~2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和土壤容重对玉米产量贡献最高;20~40 cm土层,容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度最高达到56.9%。因此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40 cm以上土层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从而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587.
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方式越来越突出它的弊端.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电机及拖动基础网络教程的设计和开发,描述具体的教程制作方案及其制作过程,以及制作过程中的研究所获.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反复性、交互性等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88.
【目的】鸢乌贼是丰富且极具开发潜力的软体动物资源,探究鸢乌贼作为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蛋白源的可行性。【方法】设计7种鸢乌贼质量分数(33.1%、43.1%、53.1%、63.1%、73.1%、83.1%、100%)的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以杂鱼为对照,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37(±0.03)g的方斑东风螺,养殖试验期90 d,以日均增重、日增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为指标,对养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以63.1%鸢乌贼处理的方斑东风螺日均增重0.034g、日增长率9.31%,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0.029 g和7.96%;该处理的饲料系数为1.33,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的2.27;该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为3 168.6 g/m2,高于对照处理(2 856.8 g/m2),但差异不显著;其他试验处理的日均增重和日增长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添加鸢乌贼处理的方斑东风螺成活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其中添加63.1%以上鸢乌贼的处理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无需清除残饵残渣,可减少养殖工作量;且可降低对杂鱼的依赖,...  相似文献   
58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及仔猪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众多科研人员通过对PRRSV受体的研究逐步了解到该病毒的受体种类和作用机制,在受体蛋白CD169、硫酸乙酰肝素、波形蛋白、DC-SIGN(CD209)、CD151、CD163和NMHC II-A(或MYH9)中,PRRSV主要是通过CD163受体入侵感染,而这过程中又有很多因素增强或减弱CD163的表达,从而增强或抑制PRRSV的感染。本文通过对PPPSV受体蛋白CD163的功能、CD163结构域与PRRSV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进一步了解PRRSV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对影响CD163表达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PRRSV受体蛋白CD163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590.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农业和林业上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对蚜虫、叶螨、蚧壳虫等农林害虫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除了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受到广泛的关注外,其鞘翅色斑多样性也是昆虫遗传学和生理学的研究热点。异色瓢虫鞘翅主要由黑色或黄色作为底色,镶嵌以黄色或黑色点状色斑,根据鞘翅底色可以将其简单分为黑底型和黄底型。本文综述分析了异色瓢虫不同色斑亚型个体之间差异性的研究成果,从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环境适应度、捕食能力、选型交配、耐受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异色瓢虫规模化繁育、人工释放技术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因素。另外,从遗传机制和生理通路方面,综述了异色瓢虫种内色斑多样性形成的内在原因。经典的"镶嵌显性遗传"理论和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Pannier调控机制是异色瓢虫产生色斑多样性的重要遗传机制。以多巴胺为核心的黑色素合成途径是异色瓢虫体壁黑化的主要生理通路。此外,从异色瓢虫人工繁育、释放应用以及作为研究种内表型多样性的模式昆虫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