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1.
通过对海南屯昌县天然次生林和不同种植历史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海南热带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橡胶以及橡胶不同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开垦后种植橡胶林造成了土壤剖面中第二层(10 ̄20cm)有机碳含量的显著减少,第一、三、四层(分别为0 ̄10cm,20 ̄50cm,50 ̄100cm)都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由天然次生林变成橡胶林是造成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橡胶林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半乳聚糖是从落叶松木屑中提取的水溶性树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和阿拉伯树胶的流变性能及表面性能相似。同属于多支链水溶性低聚糖。它具有高浓度。低粘度和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等特殊性能,作为保护胶体、乳化剂、稳定剂等可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其他工业,  相似文献   
13.
以芹菜(Apium graveolens L.)、生菜(Lactca sativaL.)和大白菜(Brassia pekinsis Rupreht.)为试材,在追施不同量尿素后,对它们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这3种叶菜硝酸盐含量差异极显著,大白菜最高,其次为芹菜,再次为生菜;(2)4个追肥水平 的叶菜硝酸盐含量差异极显著,均随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3)各叶菜硝酸盐含量随着追肥后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最后1次追肥12d后采收,3种叶菜硝酸盐含量均不超过安全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取样分析表明:在坡度25°的次生林丘陵地上开垦种植菠萝,植后的第一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就大幅度下降。随着菠萝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不断下降。菠萝弃荒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其它养分含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菠萝园土壤磷素及全钾量没有表现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不同母质荔枝园土壤养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生产一直存在着大小年结果现象 ,荔枝的高产稳产成为当前生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荔枝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除受气候及管理水平影响外 ,土壤肥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海南省荔枝栽种地土壤母质多样 ,不同成土母质荔枝园土壤养分状况不一 ,对施肥管理要求不同。为此 ,笔者对海南不同母质的荔枝园土壤取样分析 ,以了解不同成土母质荔枝园土壤养分的特点 ,为因地制宜进行果园土壤管理及科学施肥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  供试土壤于 2 0 0 0年 8~ 9月分别取自发育于玄武岩、花岗岩和沙页岩的砖红壤荔枝园土壤。沿树冠滴水线下土壤按 0~ 4 …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热带地区土壤肥力及防止土壤酸化,以海南屯昌县为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橡胶林、甘蔗地和水稻田)和种植年限(甘蔗35年、45年和55年;橡胶15年、25年和35年)的土壤交换性酸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的影响显著,其含量大小为次生林地>橡胶林地>甘蔗地>水稻田,对土壤交换性氢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种植年限甘蔗地土壤交换性氢含量大小为35年>45年>55年,交换性铝的含量呈无规律性变化;不同种植年限对橡胶林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的影响显著,其含量大小为15年>25年>35年,对交换性氢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南屯昌县天然次生林和不同种植历史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海南热带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橡胶以及橡胶不同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开垦后种植橡胶林造成了土壤剖面中第二层(10~20cm)有机碳含量的显著减少,第一、三、四层(分别为0~10cm,20~50cm,50~100cm)都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由天然次生林变成橡胶林是造成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橡胶林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南热带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物理分组的方法对海南岛的次生林、水稻田、甘蔗地土壤(剖面分0~10cm,10-20cm,20-50cm。50-100cm四层)进行物理组分及其有机C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由次生林变为农用地后.大团聚体占土壤的质量百分数显著降低,微团聚体和粉粒与粘粒大小的团聚体占土壤的质量百分数显著增加。几种团聚体中微团聚体的变幅最大;由次生林变为水田比变为甘蔗地对土壤不同团聚体所占的比例影响大;次生林改为水稻田和甘蔗地后,水稻田和甘蔗地土壤各物理组分的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降低.且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降低的幅度较大。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使0-50cm土壤产生显著退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年限菠萝园土壤肥力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海南菠萝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分析表明,(1)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及坡度的提高,土壤侵蚀量增加,菠萝园表层土壤石砾含量增加。(2)同一坡度,菠萝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也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及坡度的提高,侵蚀量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有机质和全氮含量。(3)菠萝园土壤磷素及全钾含量,同一坡度不同年限间没有表现出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祝飞  赵庆辉  邓万刚  陈明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99-12502
[目的]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影响。[方法]测定了海南岛5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GRSP、土壤有机碳(Soil oaganic carbon)与土壤质地(Soil texture)在0~10、10~20、20~50cm3个土壤层次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相对于保持较好的次生林,4种不同耕作土壤的GRSP与有机碳含量均有所下降。GRSP在海南岛5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的含量为0.53~4.80mg/g,占有机碳的7.9%~23.4%,是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GRSP占有机碳的比例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差异显著,在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GRSP和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上垂直分布较明显。GRSP与有机碳、砂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粉粒和粘粒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砂粒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GRSP的含量,壤土相对粘土更有利于GRSP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