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以4个引种果蔗品种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对其进行低温胁迫,测定各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引种果蔗品种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一直保持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呈先显著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第7天和第10天达到最大值,顺序均为川蔗26号>拔地拉>闽引黄皮果蔗>桂果蔗1号。低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低温处理初期,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脯氨酸含量开始缓慢降低,但整个过程中脯氨酸含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4个引种果蔗品种的耐寒性表现为桂果蔗1号>闽引黄皮果蔗>拔地拉>川蔗26号。  相似文献   
12.
宿根矮化病菌对甘蔗品质及茎、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 RSD)是由Leifsonia xyli subsp.xyli (Lxx)引起的,是目前世界所有植蔗地区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之一。本实验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健康植株为对照,感染RSD植株为处理,观察和测定RSD侵染甘蔗引起的蔗株农艺性状、蔗糖分以及茎、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感染RSD种茎的出苗率比对照减少2.94个百分点;株高比对照下降28.85 cm;茎径比对照减少0.28 cm;节间长度比对照减短3.50 cm;单茎重比对照低0.36 kg。(2)感染RSD植株的蔗糖分低于对照0.9个百分点(绝对值)。(3)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感染RSD植株茎、叶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表明,叶片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及茎细胞内的细胞器及细胞核都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与健康叶片相比,叶绿体变形,叶绿体基质片层大部分消解,基粒结构消失,叶绿体外膜和内膜剥离。线粒体形态异常,有的肿大、内嵴模糊,严重者内嵴消失并空泡化,仅剩未被消解的残骸;细胞核形态变为不规则,核膜破裂,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呈降解状态。在感染RSD甘蔗茎维管束导管细胞内积累有大量的电子致密物质,细胞壁有不同程度的溶解和断裂,这可能和RSD病原细菌侵染有关。以上结果表明:RSD侵染甘蔗后,可能导致光合效率下降,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甘蔗品质和产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DCA分析对巴尔鲁克山天然割草场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结果表明:该区域割草地可以划分为5个类型,各类型之间在植物多样性丰富,且多样性指数之间差别不大。同时,采用移动分割技术对其群落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划分。群落在0~840 m的空间范围内,具有3个明显的过渡区域,且过渡区域跨度较大,而稳定的植被类型存在区域很窄。在840~1 400 m的空间范围内,距离指数曲线波动更为频繁,经过多窗体计算后,仍然存在多个波峰和波谷,群落结构在空间上处于多变状态,充分说明巴尔鲁克山天然割草地不仅草地植物种类丰富,而且由于环境条件在小尺度范围内变化较大,因而在同一草地类下植物群落分布仍然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对斜面低温保藏法、胶塞封口保藏法和石蜡油保藏法在180 d里保藏50种野生大型真菌和16种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进行评价,期间每隔45 d对菌丝活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胶塞封口保藏法对大部分保藏菌株的保藏效果都比较好,只有脐顶小皮伞保藏效果比较差。斜面低温保藏法比较适合短期1~2个月保藏菌株。石蜡油保藏法对菌丝活力有较大影响,但适合长时间保藏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两种茶科植物木荷和油茶抗稻瘟等病菌的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皿法研究了木荷、油茶对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两植物叶、枝材料在10 mg/mL浓度下显示出强抗稻瘟病活性,抗菌率均为100%。木荷叶和油茶叶LD-P线性方程分别为y=5.611 6 1.315 5x和y=3.596 6 4.606 3x,半有效浓度分别为0.343 mg/mL和2.017 mg/mL。两植物叶不同质量比组方,Mansour法评价,在质量比3∶40~100时,抗稻瘟病活性相加;在质量比3∶4~20时,抗稻瘟病活性增效。索氏提取法由低极性到高极性溶剂依次萃取强抗稻瘟病活性材料木荷叶,其溶出物主要分布在极性端,萃取率为19.11%(水、乙醇),以及非极性端,萃取率为12.87%(石油醚、氯仿),而中度极性溶出物少,萃取率为1.15%(无水乙醚、乙酸乙酯)。各级分萃取物抗稻瘟活性显示:抗稻瘟病活性存在于乙醇、水、无水乙醚萃取物中,在0.8 mg/mL浓度下,抗菌率分别为96.67%、63.33%、25.00%。木荷、油茶可作为开发抗稻瘟病菌剂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方法对170团家养野猪场5种主要疫病进行调查。结果:猪口蹄疫病感染率为0;猪瘟感染率0;蓝耳病率为0;附红细胞体感染率7%;支原体感染率为12%;伪狂犬病感染率为0;圆环病毒感染率为62.29%。  相似文献   
18.
大麦新品种申麦一号(原名戈贝纳、品系编号y80—81)是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高世代杂交材料经选择而成。经上海市几年试种表现产量高,耐肥抗倒性强,高耐黄花叶病等特点。88年10月通过审定,确认为市推广品种,并于89年市科委列入市推广项目之一,该品种在我县几年表现尤佳,89年推广种植9.2万亩,占我县大麦种植面积的50%,为今年开始更大面积的推广该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于1988—1989年度进行了申麦一号栽培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9.
占琦  霍光华  王飞  陈明辉 《食用菌》2010,32(1):29-30
对传统的钩悬法孢子弹射分离进行了改良,以滤纸支撑代替铁丝钩悬、以平板代替三角瓶、缩短弹射时间、子实体不消毒并及时转接孢子萌发物。此法获得了7种野生大型真菌纯培养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8月1日,一六三团北区七连奶牛养殖小区,畜主时某饲养的一头荷斯坦奶牛发生中暑,生命垂危,经紧急救治,现已痊愈,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