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脲醛控释复合肥对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脲醛控释复合肥,在苏州碧螺春茶原产地进行了肥料试验,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脲醛控释复合肥能有效地增加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叶绿素含量与茶树生物产量、茶芽的产量和质量以及茶芽萌发早晚呈正相关。与常规复合肥相比,其中施用2号脲醛复合肥,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平均含量增加45.3%,茶叶增产17.9%,净增收20.78%。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对草莓产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大棚草莓常规施肥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中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产量比常规施肥有0.01水平显著地增加;与其他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相比,产量也有显著增加。但是,从前后期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来看,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以及其他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前期产量差异都不显著,而后期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施肥方式对草莓的开花结实率的影响不大,畸形果的发生以20-10-20配方施肥最小,并且畸形果的发生与常规施肥存在0.01水平显著性差异。[结论]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以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增产效果最好,而且产量增加主要是通过后期产量的提高来实现的;同时,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可以减少畸形果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脲醛控释复合肥对洞庭碧螺春茶树冠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碧螺春茶叶品质和控制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太湖周边地区的肥料利用效率,在苏州碧螺春原产地进行了脲醛控释复合肥肥料试验,结果表明:脲醛控释复合肥能有效地增加茶树冠层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含量比值。施用氮磷钾脲醛控释复合肥和传统的高浓度的复合肥,都能有效地增加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各处理小区叶绿素a、b含量比值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苏州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苏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并分析了该市实施的“蒋巷模式”、“洞庭山模式”、“农林大世界模式”3种典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特点与效益。根据苏州的资源特点,在城乡结合部适宜发展农业公园;在农村适宜发展生态种养园;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区适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产品。标准化、企业化、品牌化是建设苏州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脲甲醛肥在稻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制的脲甲醛肥为白色粉末状,难溶于水,含氮41% ̄43%,不挥发,淡吸温。施入农田后,其养分主要靠微生物分解而慢慢地释放,是一种缓释性肥料。农艺要求脲甲醛肥中氮素养分的释放必须与稻、麦的需求相适应,故在实验室生产出缓释性能不同的6种脲甲醛肥。通过两年稻、麦轮作田间试验,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脲刑事与肥,每亩施用40.5kg,脲甲醛肥与38kg悄素相比较,肥料成本增加36.2元,增产稻、麦94kg。粮食价  相似文献   
16.
羊肚菌子囊孢子释放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羊肚菌子囊孢子释放同温度,光照,湿度等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羊肚菌子囊孢子释放的机理,提出了囊盖转折处力稳定性差,是囊盖破裂而释放孢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仙客来3个品种在夏秋季常规栽培过程中,氮素在根、茎、叶中分配规律的研究发现,仙客来3个品种氮素质量分数有共同的特点:茎逐步下降,叶的氮质量分数与根的氮质量分数的比值与生长速率有关,生长越快比值越小;高温季节(逆境条件下)氮素质量分数是叶>茎>根,氮素质量分数叶/根及茎/根比值大。而进入秋季快速生长时,氮质量分数逐步转变为叶>根>茎的状态。叶/根的氮质量分数比值比单纯叶中氮的质量分数更能说明仙客来氮素的营养状况。比值高说明氮营养充足,比值低说明氮营养不足,是指导合理施肥的一个良好参考指标,叶/根氮质量分数比值在1.54~1.7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