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7篇
  44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指出了作物需水量的精准测算是提高水分利用率的关键,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测算作物需水量的方法进行搜集整理,对比分析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通过对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多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使用彭曼-蒙特斯公式法计算作物需水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此方法准确性高但所得结果是最优...  相似文献   
82.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 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切报道。为发掘柔嫩艾美耳球虫GRAs并研究其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从E.tenella北京株中鉴定到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hypothetical dense granule protein, hEtGRA)hEtGRA12、hEtGRA9,并用纯化后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种蛋白的抗原性。分子克隆结果表明,hEtGRA12、hEtGRA9基因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 188、1 110 bp,分别编码395、369个氨基酸,与其他顶复合器门原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2、GRA9物种间相似性分别为28.8%~39.6%、27.5%~29.5%;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条带大小分别为63.6、67.0 ku;...  相似文献   
83.
采用匀浆、差速离心、镜检和标志酶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结果显示,经Hoechst33258染色,在匀浆2min对照组中,观察到大量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完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膜完整,荧光强度较高;在匀浆3、4、5 min实验组中,完整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且出现许多形态较小、荧光强度弱、轮廓模糊的细胞碎片。通过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细胞破碎结果与上述染色结果一致,随着匀浆时间(2~5 min)的增加,细胞破碎率升高,当匀浆时间达到5 min时,细胞破碎率升至94.24%。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分离组分(S2、C2、C4、S5和C5),镜检发现,C2组分荧光强度最强,荧光颗粒数目多,而其他组分荧光强度弱,且基本观察不到荧光颗粒。由此推测,细胞核主要存在于C2组分中;同时,细胞膜(5’-核苷酸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质(乳酸脱氢酶)和微粒体(葡萄糖-6-磷酸酶)标志酶活力在其他亚细胞组分中有少量检出,但它们在S2、C4、S5和C5组分中的的标志酶活性比例较高(分别为63.90%、64.89%、77.82%和67.55%)。由此推测,S2、C2、C4、S5和C5分离组分分别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和微粒体。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方法,为贝类生理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关于脑-肠通路的研究热度不断攀升,尤其在神经性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整肠道菌群将信号由肠传递至脑也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思路。蜜蜂作为新型模式生物不仅营社会性群居生活,其肠道构成与菌群作用等也与人类有相似之处。文章将分析蜜蜂在未来作为疾病模型应用于脑-肠通路研究与临床治疗方案研发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曾献勇  何文德  陈昱  邹修敏  孙菜兰  刘惺 《南方农机》2023,(14):135-137+152
【目的】针对破碎锤回油脉动造成液压油散热器寿命低、破碎锤回油背压溢流阀造成系统发热、液压系统中的铁屑损伤液压元器件工作表面的现状。【方法】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破碎锤独立抽油冷却系统,将液压油箱分为独立的集油区和吸油区,集油区内设置磁棒和扰流板,主机液压系统回油不经过液压油散热器,独立冷却液压泵从集油区抽取液压油进入液压油散热器冷却后再流回液压油箱吸油区。同时,对优化后的破碎锤抽油冷却系统在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CEDP260-7破碎机上进行了2 000 h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该系统在试验中无液压系统高温报警,无散热器、回油滤损坏记录,满足试验要求。【结论】破碎锤独立抽油冷却系统可以延长液压油散热器使用寿命,提高液压系统清洁度,增加回油滤芯及液压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散热器冷却功率智能可控,可防止液压系统过热;该系统成本低廉,改造简单,易于安装,可靠性高,利于在工程制造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揭示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西北3省(区)风雪流发生的可能性,为风雪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1—2010年3省(区)130个区站地面气象资料,划分风雪流发生可能性等级。[结果](1)研究区65.4%的地区有发生风雪流灾害的可能性,其中16.9%的地区发生风雪流可能性的等级较高;(2)研究区风雪流灾害最严重的月份为3和12月,少数地区受地形影响有所差异;(3)研究区30a间气象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风雪灾害发生可能性没有减弱趋势。[结论]西北3省(区)需重视风雪灾害防治,尤其是3和12月应重点防护;同时要加强生态修复工作,降低风雪灾害。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兀屿海岛植物资源状况,对兀屿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初步统计,结果表明:岛上共有植物98种,隶属于49科92属。根据园林观赏价值和不同生境的植物应用,将兀屿海岛植物分成观花、观果、观叶类和滨海沙生观赏类、岩石观赏类、林缘疏林观赏类等,概述了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为海岛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豇豆连年种植易造成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低。研究伴生芹菜和紫背天葵对连作豇豆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旨在为缓解豇豆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豇豆连作土壤进行盆栽试验,设三个处理为豇豆单作 (对照)、芹菜伴生豇豆、紫背天葵伴生豇豆。分析了不同处理豇豆生长指标、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 【结果】 与单作相比,伴生芹菜处理显著提高了豇豆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 23.98%、9.07%、16.14%和16.00%;伴生紫背天葵处理其株高、茎粗与单作无显著差异,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则显著低于单作。伴生芹菜处理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最高,较单作处理显著增加了10.06%;真菌数量最低,较单作处理显著降低了41.51%;细菌数量和单作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别;而伴生紫背天葵处理其放线菌、真菌和细菌数量与单作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伴生紫背天葵处理其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与单作处理相比,土壤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7.07%、381.00%、21.63%和42.79%。伴生芹菜处理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单作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62.48%、30.75%和35.27%,而脲酶活性与单作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别。与单作相比,伴生芹菜和紫背天葵分别提高豇豆根际土壤pH 0.98%、1.23%;同时二者分别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9.48%、8.34%。伴生芹菜处理豇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 b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伴生紫背天葵处理与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伴生芹菜处理豇豆根际土壤过氧化物酶 (POD)、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HAR) 活性最高,与单作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16.20%、73.49%和17.76%;而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和单作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伴生紫背天葵处理豇豆根际土壤CAT、GR活性相对于单作处理分别增加了97.12%、58.79%;POD、DHAR活性则与单作处理无显著差别。伴生芹菜和紫背天葵处理均能显著提升豇豆产量,前期分别增加了19.87%、19.61%,中期分别增加了18.22%、15.33%,后期分别增加了8.44%、12.70%。 【结论】 芹菜和紫背天葵伴生连作豇豆可以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根际土壤环境和微生物结构,且均能提高豇豆产量,有利于缓解连作障碍,其中以芹菜伴生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9.
为探明不同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柑橘生育早期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以7年生"不知火"柑橘为试材,设置1个对照处理(CK),抽梢开花期(Ⅰ期)和幼果期(Ⅱ期)分别设置2个灌水水平(即高水和低水,分别记为HW、LW,灌水量分别为CK的80%、60%)和3个施肥水平(即高肥、中肥和低肥,分别记为HF、MF、LF,施肥量分别为CK的85%、70%和55%),探索最优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结果表明:各生育期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的光合指标日变化趋势相似;施肥量一定时,Pn、Tr、Gs、Ci均随灌水量提高而增大,灌水量一定时Pn随施肥量的提高而增大,但Tr、Gs、Ci随施肥量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复水处理后柑橘叶片Pn、Tr、Gs、Ci均大于复水前,且复水后各指标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明显减小,Pn表现得尤为突出;增加施肥量有利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提高,不同生育期复水前后灌水量对WUEi的影响不一致,但HWHF处理均表现出最高WUEi;与CK相比Ⅰ期HWMF、Ⅱ期HWHF处理Pn较CK分别降低7.62%、6.08%,WUEi分别提高3.13%、9.03%。所以在抽梢开花期采用高水中肥处理,幼果期采用高水高肥处理,可以在获得较高净光合速率的同时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智能养猪,是把工业上智能制造的理念迁移到养猪业,围绕养猪产业链构建更广泛的网络化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可以更广泛地协同集成各类软硬件和最新技术,从而基于养猪产业生产等多场景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介绍了目前国内智能养猪市场主要涉及的大数据平台、猪场物联网平台与设备、人工智能技术及解决方案等领域。分析了我国智能养猪领域存在的3大问题:农业物联网标准化程度低,猪场智能设备普及率不高,应用模型实用性有待加强。展望了智能养猪的3大发展趋势:机器自我学习是突破点,数据是最终驱动力,平台化优势将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