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45篇
  62篇
综合类   342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江西省湖口县属小丘陵地带,易受干旱,早稻两水充足,中稻开始出现高温干旱,到晚稻时干旱又有所缓解,干旱严重时中稻面临颗粒无收的情况,所以农民对双季稻的种植意愿不足,导致双季稻面积大幅减少。为了保证粮食产量,必须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有效创新,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再生稻正好避开了高温干旱,又能解决种粮大户种双季稻带来的抢收抢种时劳力不够的矛盾。不仅能切实解决请工、投资问题,还能够增产增效,另外再生稻不打药、化肥施得少,米质好。2018年县农技人员开始用中稻品种“两优566”作再生稻示范,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由过去的600亩,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亩,表现优良,农民种植意愿较高。  相似文献   
952.
氮(N)、磷(P)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营养元素,为探求磷添加和氮、磷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N2O通量及调控机制,本研究设置对照(CK)、氮添加(N:缓释尿素10g·m-2·a-1)、磷添加(P:磷酸二氢钙10g·m-2·a-1)以及氮、磷同时添加(NP)4个处理,通过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2018和2019年生长季N2O通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等寻求氮、磷及其互作效应对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降低了2018年生长季N2O排放,而磷添加显著降低了两年生长季N2O排放;氮、磷同时添加削弱了单独氮或磷添加对N2O排放的抑制作用;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含水量是N2O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氮、磷添加对农牧交错带草地N2O通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受年际间温度和降水的调控,农牧交错带草地养分管理对N2O通量的影响应考虑降水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3.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之一。为探索猪场环境因子与PCV3传播的相关性,揭示实际生产周期中的PCV3传播规律和环境关键风险控制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某规模化猪场,筛选5个有临床流行病学意义的猪舍,按照实际生产周期,分3批次共采集75份不同类型的环境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PCV3检测,分析不同生产阶段在不同类型环境样品中的PCV3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5个猪舍3批次采集的75份不同类型环境样品中,PCV3阳性率为60.00%;5个猪舍不同类型环境样品,在进猪前3 d检测均为PCV3阴性,在进猪后约15 d检测均为PCV3阳性,4个猪舍在进猪后约30 d检测均为PCV3阳性;5个猪舍的垫子、料槽、风机和漏粪板样品中病毒含量均较高。结果表明:5个猪舍流行的PCV3并非由进猪之前(空舍时期)的环境消毒不彻底所致,而可能与引进猪只的健康状况、生产管理等相关;猪舍内的垫子、料槽、风机和漏粪板等可能是PCV3传播中的关键环境风险控制点。本研究从环境控制的角度,提出了PCV3传播中的关键环境风险控制点,为PCV3感染的精准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江西省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而目前存在于各个油茶林地内的品种不一,同时也导致油茶在实际生产上还存在着结实不一的问题,为深入了解不同油茶品种结实方面的特性,优化不同油茶品种的种植配置,进而提高产量。【方法】以江西省主栽的10个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这些品种的花器生物学特性和结实能力进行跟踪调查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油茶品种的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花器形态特征及它们在自然授粉结实方面的特性。【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花粉和柱头活力存在着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部分品种的花粉在离体24 h后活力便开始下降,在72 h后花粉活力保持在50%以上的只有赣无2、赣无11、赣石84-8和赣永5这4个品种,说明这4个品种的花粉具有保存更长时间的能力,长林18虽在开始时萌发率最高,但72 h后降到最低;在柱头活力上,10个品种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培养3 d后柱头可授性都达到峰值,其中最高的为赣永5,最低的为赣无2。不同品种的花器形态特征也存在很大差异,10个品种中,长林4的花朵最小,长林18的最大;10个品种的花丝均长于...  相似文献   
955.
以阳新县经济林示范场的45个本地油茶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集成熟果实,测定分析了果实性状的13项指标;然后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DTOPSIS综合分析评价,以便为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这45个无性系的果色共有7种,青色、红色、黄青色、红青色、青黄色、红黄色和黄红色;果形有3种,卵形、球形和桔形;单果鲜重、鲜果含水率、干果出籽率和干籽出仁率分别为11.51 ~ 24.35 g,32.54% ~ 64.11%,34.40% ~ 66.96%和40.75% ~ 68.72%;种仁和鲜果含油率分别为17.57% ~ 41.45%和2.74% ~ 9.27%。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茶生产实际,选取了单果鲜重、干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水率5个指标,进行DTOPSIS综合分析评价,排序前10的无性系为:209> Y05> C02> A0801> 202> D36> Y11> 203> M1> 208。  相似文献   
956.
华亚 5 号是 2002 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多胚种质 D95029 为母本、自育品系 95015-20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H02150,从其杂交后代选择多胚单倍体苗加倍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麻率高、稳产、高纤、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2018 年在安徽省登记(登记编号:皖品鉴登字第 1809010),2019 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 亚麻(胡麻)(2019)230012。该品种可作为纺织专用亚麻品种,并对其配套栽培、沤麻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57.
以C37(Camellia japonica C37)、甜凯特(Camellia japonica Sweet Emily Kate)、姬(Camellia lutchuensis Hime)、烈香(Camellia japonica Liexiang)4种香花型茶花品种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4种茶花品种在盛花期花朵的香气挥发物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C37、甜凯特、姬、烈香中检测出香气挥发物,分别为27、10、19、27种,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芳香族化合物、酚类、醚类、萜类、酮类、烷烃、脂肪酸10类化合物。正己醇、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醛、苯甲酸甲酯、苯乙醇、萘、水杨酸甲酯为4种茶花品种主要的挥发物成分,这些化合物分别占C37、甜凯特、姬、烈香总挥发物含量的86.84%、90.32%、93.81%、82.20%,苯环类化合物为主要花香成分。苯甲酸甲酯在C37和姬中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39.37%和42.00%;而苯乙醇(31.60%)在烈香中的相对含量最高;正己醇(70.22%)为甜凯特的主要挥发物。4种茶花品种花朵中酯类...  相似文献   
958.
吉林省三代玉米粘虫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嵬  程志加  陈晓  苏前富  周佳春  高月波 《玉米科学》2017,25(3):148-151,156
通过综合使用诱蛾器、探照灯、风场及降雨分析、扫描昆虫雷达观测、田间调查等监测手段及方法,探讨适用于吉林省三代粘虫的预测预报方法。结果表明,2015年度二代粘虫成虫数量较高,且有一定比例二代成虫滞留在当地并已产卵,气象条件不适宜于粘虫的向南回迁,扫描昆虫雷达直到7月29日始见粘虫向南聚集成层迁飞,田间调查发现较高密度的低龄期幼虫发生。2015年度三代粘虫在吉林省偏重发生,三代粘虫的实际发生情况验证了预报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9.
为了探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细根觅食能力随林龄和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福建省龙岩市白砂国有林场7、10、23、29和42年生杉木人工林60 cm土层内杉木细根形态性状(包括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和根平均直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0~60 cm土层内总细根形态性状,比根长、比表面积均为7年生最大,29年生最低;组织密度7年生最小,29年生最大;根平均直径在各林龄间无显著差异。(2)杉木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在各土层内随林龄的变化特征相似,均为7或10年生最大,29年生最低。(3)对于各林龄细根形态性状在同一土层内的平均值,杉木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而且区分不同林龄时可以发现这一变化趋势在7年生时尤为明显。(4)7年生细根形态性状在各土层间的差异显著,塑性变化较为活跃;而29和42年生细根形态性状在各土层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塑性变化相对较弱。因此,在林分发育的后期,杉木细根自身觅食能力的下降,以及形态性状在各土层间可塑性的降低可能会导致杉木细根在林分发育后期的资源获取潜力下降,这可能会是导致杉木地上...  相似文献   
960.
为获得花椒根腐病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优良拮抗菌株,本研究以健康花椒侧根为拮抗菌来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花椒根部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病原菌具备明显拮抗作用的真菌HB21-1,平板抑制率为61.00%,其无菌发酵滤液抑制率为41.24%,可致腐皮镰孢菌菌丝出现皱缩膨胀、孢子畸形现象,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ium oxalicu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HB21-1对花椒根腐病的防效为56.59%,经HB21-1处理的花椒根部POD、SOD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时间均呈升高趋势,且始终高于空白对照。本研究表明草酸青霉HB21-1对花椒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能降低发病率,在生物防治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