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诱导时间不同的蓝蓟种子,大田播种,在蓝蓟不同生长时期使用美国LI-COR公司产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系统测量蓝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测试结果: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具有"两峰一谷"的不对称双峰曲线,但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迟呈现单峰曲线,浓度0.6%处理24h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佳效果,双峰曲线,高峰值为:"24.1μmol·m~(-2)·s~-";秋水仙素浓度0.6%浸泡36h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达最高值;秋水仙素浓度0.2%浸泡24h,水分利用率(WUE)最大;不同秋水仙素处理蓝蓟叶片蒸腾速率(Tr)呈"双峰曲线",通过不同处理整体表现为浓度大蒸腾速率较大,但规律性不明显。光合速率日变化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秋水仙素浓度大小和处理时间长短对蓝蓟花期光合日变化有直接影响,浓度大、处理时间长光合影响最大,最适合的浓度是0.6%处理,时间是24h。但高浓度、处理时间长抑制了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22.
小叶女贞果实花青素组分鉴定及色谱纯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小叶女贞果实的食用、药用价值,该文系统研究了果实中花青素种类构成及提取物的制备技术。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酸水解制备苷元等技术对小叶女贞果实花青素含量、单体种类进行了测定,并借助提取、萃取、柱层析等技术研究了花青素提取物的分离纯化过程。研究结果如下:测得每100 g小叶女贞果实中含花青素总量为(499±18.42)mg,从中鉴定出2种花青素单体,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牵牛花色素-3-O-葡萄糖苷,并以后者为主要存在形式;获得了纯天然、简单易行的花青素提取物制备技术,主要包括酸化乙醇提取、乙酸乙脂萃取、Amberlite XAD-7HP大孔树脂层析分离步骤,最终制得的花青素提取物纯度为35%、得率为0.6%。该研究为后期制备高纯度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单体提供了良好原料基础,为深入研究小叶女贞果实花青素功能活性及其在食品、药品领域潜在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茶树硒营养代谢关键酶基因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GenBank登录号: DQ480337)的表达调控规律,通过PCR和基因步移技术获得SMT的DNA全长和部分启动子序列,用PLACE、PlantCARE分析SMT内含子和启动子的序列,预测其顺式作用元件及功能。结果表明SMT基因全长5473bp,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内含子富含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抗逆性相关元件,通过基因步移法克隆得到的SMT启动子长375bp,除了含核心启动子保守元件TATA-box和CAAT-obx外,还有其它重要顺式作用元件,如光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和胚乳表达特异性元件等。植物硒营养代谢关键酶SMT启动子的克隆及结构分析为进一步揭示SM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以2-氨基-3-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醋酸酐乙酰化、氧化、关环、取代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8-羧基-2-甲基-3-芳基(脂肪基)-4(3H)-喹唑啉酮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测定了熔点并通过了1H NMR和质谱结构表征。通过单晶结构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存在很强的氢键,很难进一步酯化或合成酰胺。  相似文献   
25.
大果沙棘溃疡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果沙棘溃疡病的症状、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为壳梭孢属葡萄生壳梭孢(Fusicoccum viticolum)。室内外的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壳梭孢菌是大果沙棘溃疡病的病原菌。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壳梭孢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28℃,最佳为25℃,最佳pH值为7.5,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  相似文献   
26.
陈幸福酷爱摇滚乐,喜欢睡觉和啤酒,还喜欢躲在厕所里看时尚杂志。陈幸福的名字土得掉渣,相貌看上去又很古怪。诞生不到3年的它凭借着鲜明的个性已拥有众多忠实“粉丝”。到底谁是陈幸福?它是一只彩色的手工布偶猫。自本刊上期在“致富小故事”中介绍陈幸福玩具之后,收到了许多创业者的咨询。开一家“陈幸福”专卖店,将成为潮流趋势。  相似文献   
27.
创业维艰 那一年,我下岗了。刚下岗那时,不是不灰心,我窝在家做了全职主妇。一年后,看着27岁的生日蜡烛,我蓦然惊醒:自己还这么年轻,难道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  相似文献   
28.
美容、塑身、SPA……仿佛是时尚白领丽人的"专利与特权"。而今,这一现象已被悄然颠覆,男士美容风尚和理念开始流行,同时也为个人投资者打开了另一扇创富之门。  相似文献   
29.
陈晶晶  陶少强  夏强  王雅楠  秦冰  朱林 《土壤》2014,46(2):302-307
利用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和刚果红平板染色法筛选分离出纤维素降解细菌XWS-12;对分离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定名为Burkholderia sp.XWS-12。以玉米秸秆和麸皮为碳源,研究了氮源、发酵时间、初始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等条件对该伯克氏菌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最适氮源为硝酸钠,培养时间为60 h,培养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为4,该菌株的CMC酶活力最高,可达25 U/ml。其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在pH 4~8的范围内酶活力较稳定。粗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超过50℃时,该酶活力显著下降;当温度为50℃时,保温1 h,该酶活力损失53%。  相似文献   
30.
为提高温室环境最优控制中生菜信息在线反馈精度,通过群体图像识别研究生菜鲜重估算方法;通过生菜群体图像和单株图像,研究群体估算时误差正负相消对整体误差的改善作用,评估生菜遮挡问题对估算精度的影响,并研究能否通过改进深度学习的损失函数以实现对估算精度的进一步提高。结果表明:1)与不存在遮挡问题的单株图像生菜鲜重估算结果相比,基于群体图像裁剪的生菜鲜重估算决定系数(R2)低0.010 8,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高2.69%,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低2.36%,虽然估算精度略低,但是生菜群体的遮挡问题更能反映生产实际。2)群体估算虽然存在遮挡问题导致裁剪不完整,但根据误差正负相消原理,相比没有遮挡的单株估算结果MAPE仍然低3.49%,因此更适用于生菜产量信息反馈。3)基于更优化MAPE的损失函数平均平方百分误差(MSPE),可以进一步降低群体估算的MAPE至8.46%,满足“软测量”对估算精度的需求。考虑到温室生菜的实际生产情况,群体估算更适合用于温室环境最优控制中生菜产量信息的在线反馈,通过深度学习等方法的优化,可以将生菜产量的估算误差降低至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