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广东省沙糖桔主产区果园土壤与树体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沙糖桔叶片黄化与矿质养分的关系,对广东省沙糖桔主产区(肇庆市和云浮市)的53个果园进行土壤和叶片养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沙糖桔果园土壤整体偏酸,有机质、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锌含量基本上处于适宜水平,交换性镁和有效钙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偏高;植株普遍缺氮、磷、镁和锌,缺乏程度以镁最严重;叶片中各养分间以及叶片养分与土壤pH值、有机质及其有效养分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缺镁是造成沙糖桔叶片黄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以无核红江橙和普通有核红江橙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育性、成熟胚囊结构以及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核红江橙花粉出现败育的现象,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率显著降低,花粉的畸形率显著升高,花粉育性属于低育型。(2)无核红江橙胚囊发育是正常的,具有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3)无核红江橙胚胎发育也出现败育的现象,授粉后4周胚体开始退化,授粉后6周胚乳出现退化,授粉后7周胚胎完全退化消失,最终形成无核果实。综合分析,花粉败育和胚胎败育是无核红江橙无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沙糖桔控夏梢保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糖桔集中了易剥皮、无核、风味浓等优点,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广东柑桔品种。但夏梢生长会诱导沙糖桔大量落果,这制约了沙糖桔产量的提高。因此,控制夏梢生长是沙糖桔栽培的一项关键保果技术措施。总结了相关沙糖桔控夏梢保果技术,并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沙糖桔栽培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4.
以抗坏血酸(AsA)、氯化钙(CaCl2)和水杨酸(SA)3种外源调节物质叶面喷施盆栽暗柳橙果实后,置于环境调控生长室中进行38℃高温处理,探讨3种不同性质外源调节物质对柑橘果实高温胁迫的抗氧化效应。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施用外源AsA、CaCl2和SA均可显著降低果皮组织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丙二醇(MDA)含量,提高果皮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这说明3种外源调节物质均能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保护酶活性,对柑橘果实高温胁迫具有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糖积累、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激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揭示不同砧木影响砂糖橘果实糖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为生产上柑橘砧木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砂糖橘为接穗,枳壳和红黎檬为砧木,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对蔗糖代谢相关酶及蔗糖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果实中脱落酸(ABA)水平和ABA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砂糖橘果皮以积累还原糖为主,而果肉以积累蔗糖为主。在果实成熟期,枳壳砧砂糖橘果皮和果肉中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含量皆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枳壳砧砂糖橘果实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更高。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在成熟期枳壳砧砂糖橘果皮与果肉中蔗糖合成酶基因S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而酸性转化酶基因CWINV1表达明显低于红黎檬砧的,且CWINV1表达量与蔗糖积累呈显著负相关(r=-0.648*)。同时,果皮与果肉中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C3表达随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且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后期都为枳壳砧的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此外,随着果实的成熟两种砧木砂糖橘果皮中ABA含量逐渐升高,且与SS2、SUC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后期枳壳砧的果皮ABA含量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果肉中ABA含量变化波动不大,同样是枳壳砧的ABA水平更高。在果皮中,ABA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NCED的基因NCED1表达趋势与ABA含量变化相似,呈上升趋势,后期枳壳砧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红黎檬砧的;果肉中,枳壳砧的NCED1表达在后期明显上调,其表达量也显著高于红黎檬砧的。【结论】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糖积累产生显著的影响。柑橘砧木主要通过影响砂糖橘果实蔗糖代谢酶的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如SS2CWINV1等来调节糖的代谢从而调控果实糖的积累;不同砧木也影响砂糖橘果实中内源激素ABA水平及果实糖的转运,从而影响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36.
不同脐橙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都容易出现裂果现象,已成为商业种植中非常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朋娜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Skaggs Bonanza)和华盛顿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cv.Washington)的裂果类型和果实显微、超显微结构的差异。朋娜脐橙外果皮细胞排列的整齐紧密度较差,其细胞起伏、细胞间隙大,细胞形状偏圆形,表皮细胞层数较少,其果皮白皮层细胞间结合的紧密度、均匀度和网状连接程度好;华盛顿脐橙中果皮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排列较细密,其微纤丝、胞间层不及朋娜脐橙细胞壁的清晰可见。二者都是高裂果率品种,华盛顿脐橙的裂果类型偏向于皱皮裂,朋娜脐橙则偏向果实外裂。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接种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对石硖龙眼(Dimocalpus longan L.CV.Shixia)实生苗营养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处理6个月后,植株根系侵染率达到38.9%,干重显著增加,菌根依赖性为41.7%:植株的株高、复叶数、叶绿素含量和总叶向积都显著提高:含氮量虽然没有显著增加,但是植株的总吸氮量增加约1倍:含磷量和吸磷量均显著增加,后者增幅约1.5倍。表明接种Glomusuer versiforme能够显著促进石硖龙眼实生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8.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是柑橘的毁灭性病害,柑橘感染后不仅导致叶片黄化,影响果实品质,而且会使树势减弱直至植株死亡。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和健康沙田柚[Citrus maxima (Burm.) Merr. cv. Shatian Yu]为材料,对比分析黄龙病树(HLB+)和健康树(HLB-)在叶片形态特征、果实品质、矿质元素等方面的差异,旨在掌握黄龙病对沙田柚树体和果实的影响,为促进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沙田柚黄龙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叶片面积减少28.13%,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降低40.38%、44.00%和40.47%;果实外观着色异常且果实偏小,平均单果重下降45.62%,果皮变薄,种子败育增多,果实维生素C升高26.44%,达到显著水平,并且不同组织的多个元素发生显著变化。与健康植株相比,黄龙病叶片N和Ca元素分别减少19.00%和49.72%,果肉N元素减少18.00%,而果皮和果肉Ca元素显著升高;病树根、叶片、果皮和果肉S元素均显著低于健康树。病树叶片B和Cu元素分别降低了35.07%和54.45%,果皮Cu元素显著降低了42.96%,果肉Zn元素显著升高了41.30%。黄龙病严重影响了沙田柚叶片形态和果实品质以及矿质元素代谢,应高度重视提高沙田柚果园的黄龙病防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9.
低温对香蕉叶片中蛋白质及脯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在人工气候室中,低温胁迫引起香蕉和大蕉叶片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组分发生明显变化。SDS-PAGE图谱分析表明;当温度降至1℃时,香蕉叶片中分子组成分别约为1.13×10^5和6.45×10^4的2种多肽含量明显增加,并新增加一种分子组成约为1.20×10^5的多肽。低温胁迫下大蕉的表现基本与香蕉的相似,只是分子组成约为1.20×10^5的多态在10℃时已隐约出现。推测该多肽可能与香蕉和大蕉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40.
在华南红壤中,施用有机肥和硫磺在提高有机质含量的同时也能维持土壤酸度,有利于蓝莓的植株生长。为了探索最佳硫磺施用量,本研究以‘蓝雨’品种的组培苗为试材,设置了0.11%~0.56%的5个梯度,研究不同施用量对组培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磺施用量逐渐提高,土壤pH显著降低,且氮、磷、钙、铁的有效含量不同程度增加;5个硫磺处理均促进蓝莓的生长,但是0.22%施用量的促进效应最好,而0.33%~0.56%施用量的促进效应有所降低;MDA含量和SOD、POD、CAT酶活测定表明0.33%~0.56%施用量的植株存在一定的胁迫,推测可能与SO42?的累积有关。本研究表明,在华南红壤区栽培蓝莓,大量施用硫磺可能导致SO42?的累积而削弱硫磺对蓝莓生长的促进效应,建议施用有机肥时选择pH较低的种类,以减少硫磺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