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6篇
  18篇
综合类   323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育雏期是指1~21日龄这段时期。育雏期的管理应注意饮水方法、开食、密度、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卫生等因素的控制。1蘸嘴与饮水雏鸡舍的温度较高,加上运输过程,雏鸡体内水分消耗很大,因此,雏鸡进舍后应立即蘸嘴、饮水。饮水方法如何,对雏鸡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2.
西南桦人工林的林分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2011年春和2012年春,在德宏州调查了78块20 m×20 m的西南桦人工林样地。通过相关分析,认为林分密度与林分年龄、平均胸径、蓄积量、年平均蓄积生长量显著相关,而与林分平均树高相关不显著。林分密度与林龄等相关指标的回归,以双曲线方程拟合最好。78块西南桦人工林样地的林分密度-林龄回归方程为y-1=0.014 2-0.009 6 x-1,相关系数r=0.336 8。10年生同龄林分18块样地林分密度-平均胸径的相关系数r=0.627 0,其回归方程为y-1=0.082 5-0.851 6 x-1;林分密度-蓄积量的相关系数r=0.663 5,其回归方程为y-1=0.058 3+2.846 6 x-1;林分密度与年平均蓄积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与蓄积量同值,其回归方程为y-1=0.582 9+28.465 7 x-1。从林分密度随林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与林分平均胸径的相关变化提出,(1)西南桦人工林应提早在3~5年生时进行抚育间伐;(2)采用"低密粗径"的育林方针,以提高西南桦大中径材产出。到20年生主伐时,抚育间伐后的密度则以900~1 050株/hm2最佳;(3)西南桦造林初植密度降到1 665~1 335株/hm2(株行距2 m×3 m~2.5 m×3 m)为宜。  相似文献   
73.
黄曲菌霉毒素B1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多种动物呈现毒性作用。畜禽采食含黄曲菌霉毒素B1污染的花生、玉米、豆类及其副产品等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田东县2018年8~10月发生一起因饲喂黄曲菌霉毒素B1超标的玉米引起2200羽肉鸭死亡的纠纷案例,经工商部门组织协调,媒体、政府、第三方检测机构、兽医等多部门协作,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由玉米供销商赔偿养殖户3.2万元经济损失,案件调解成功。  相似文献   
74.
信用评价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借鉴商业信用的一般概念,界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的概念内容,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失信影响因素,从主体基本情况、主体内控管理情况、政府监管情况、社会反馈情况和行业认可水平5个方面,抽离出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层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建立了信用等级划分机...  相似文献   
75.
陈松 《农技服务》2019,(1):82-8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贵州省兴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笔者对当前兴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在安徽省休宁县田间病圃内,利用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江苏省主栽的3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已报道的与抗4号生理小种位点PbBa8.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A08-300对这30个品种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30个品种的病情指数均在47及以上,都属于感病或高感品种。此外,分子检测结果表明,这30个品种中都不含有抗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标记。目前江苏省主栽油菜品种中没有抗根肿病品种,各品种极易受到根肿菌的侵染,应引起生产者和育种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7.
土壤氮激发效应及其微生物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氮激发效应是土壤养分释放、植物养分吸收过程中的关键机制。对土壤氮素激发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上更加合理制定氮肥运筹,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也有利于评估和控制环境污染并提供有效的治污方法。本文在介绍土壤氮素激发效应概念和机制的基础上,评估目前土壤氮素激发效应的主流测定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重点阐述了外源添加物(无机氮肥、有机物料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氮素激发效应的作用效果及其微生物机理。土壤氮激发模式中,外源添加物对土壤C/N比的影响可能是土壤氮激发效应作用的关键。当系统中有效C冗余时,施用无机氮肥,促进土壤有机氮的分解,从而表现正的激发效应;反之,有效C不足但有效N富集时,则表现为固氮微生物活性相对增强,从而出现负的激发效应。微生物是激发效应的推动者。本文通过共代谢理论、微生物热区理论和微生物能量与物质转化理论三个理论假说解析了微生物在土壤氮激发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深化对激发效应的认识,为进一步明确土壤激发效应的微生物机制、因素之间的互作效应及通过激发效应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甘蓝型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甘蓝型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用量的响应,以宁杂1818和秦优10号为试验材料,设0 kg/hm~2(N0)、120 kg/hm~2(N120)、240 kg/hm~2(N240)和360 kg/hm~2(N360)4个氮肥水平处理,于2014-2016年度在南京市、扬州市和泰州市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籽粒产量、产油量、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油酸和芥酸含量的响应较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硫苷含量的响应因品种、试点和年度的不同均有明显差异,部分试点达到显著水平。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对施氮量的响应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研究结果还表明籽粒产量、产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含油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硫苷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试验中发现每增施120 kg/hm~2氮肥, 3个施氮处理的籽粒增产效率依次为81.11%、34.12%和-2.24%,籽粒增产效率随施氮量增加逐渐下降,品种间表现一致。在南京、扬州和泰州试点,每1 kg氮肥供给平均可增收菜籽11.94 kg、11.35 kg和12.36 kg,最适施氮量宁杂1818分别为300~310 kg/hm~2、300~320 kg/hm~2和270~300 kg/hm~2,秦优10号分别为315~335 kg/hm~2、295~315 kg/hm~2,300~310 kg/hm~2,最适施氮量下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  相似文献   
79.
以康保县为研究区,使用Landsat8 OLI数据,结合134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法、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和随机森林三种方法来进行混合像元的分解,探讨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对提取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结果最优,F为0.664,RMSE为0.127;三种方法都能较为精确地估测出康保县的植被覆盖情况,且与实测数据较为拟合,因此采用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进行植被覆盖度估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通过明确四川省猕猴桃主要产区果实采后炭疽病致病的主要原因及条件,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指导。选取不同温度、光照、湿度、pH、碳源、氮源等条件确定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别选取50%多菌灵、65%代森锌、50%乙烯菌核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药剂不同浓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炭疽病最适宜菌丝生长温度为25℃,最适宜菌丝生长湿度为30%和70%,最适pH 6时菌落直径最大,菌丝生长相对最快,病原菌对光照条件不敏感,猕猴桃炭疽病菌在以麦芽糖为碳源时生长最快,以乳糖为碳源时生长最慢;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最快,在硫酸铵上生长最慢,且菌落畸形。高效低毒试验表明50%多菌灵、65%代森锌、50%乙烯菌核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种杀菌剂对炭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中间致死浓度差异显著,代森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炭疽病菌分生孢子效果最好的是65%代森锌1 000倍液,EC_(50)为2.9 u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