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2021年秋季,通过对自主选育的家蚕人工饲料新杂交组合兴安×秦源开展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比试验,观察蚕食性、蚕体发育特征特性的变化及稳定性,调查记载龄期经过、蚕体发育状况及茧质、丝质成绩,探讨新杂交组合不同龄期对人工饲料育的适用性及饲育技术。  相似文献   
42.
43.
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孙自余高级农艺师主编的《陕南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一书,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4月出版发行,ISBN 978-7-5683-0096-4,32开本,定价26元。全书共分七章三十节,该书图文并茂,内容宽泛,简明扼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提升陕南蚕桑业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乃至促进陕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  相似文献   
44.
关沟村蚕桑基地建设及技术推广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正余 《北方蚕业》2011,32(1):58-60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蚕桑比较效益较低,养蚕人员缺乏,技术推广难度大,制约了生产发展。通过总结示范基地建设经验,探索出以蚕农为主体、技术服务单位为依托、政府为纽带、项目资金为支撑、现代工具为手段、灵活多样的技术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45.
加强和改进安康蚕业科研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余 《蚕桑通报》2002,33(1):45-47
安康市的蚕业生产占陕西省总量的80%以上,建国以来,蚕业科研为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距21世纪蚕业发展的要求差距甚远。作者结合地方特点,对下一步蚕业科研的方向、内容、方法、水平、步骤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6.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6,27(2):52-54
家蚕微粒子病是病原性微孢子虫经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母体传染)而使蚕感染病的一种毁灭性的传染病,世界各养蚕国均把该病列为国家检疫对象。安康市自上世纪80年代末家蚕微粒子病浸入后,来势猛、扩散快、污染环境严重,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控制其发生和蔓延,将会严重影响蓬勃发展的蚕桑产业。经过10年的全面防治,2000年以后虽然对微粒子有所控制,但仍然存在着潜伏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把微粒子病控制在最小范围,以保证安康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对安康市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作一浅析,愿与同行共…  相似文献   
47.
培养料添加桑枝屑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料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栽培香菇试验,得出结果:桑枝屑比例超过50%以上时,随着桑枝屑比例的上升香菇产量降低;添加桑枝屑比例在50%以内时对香菇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8.
促进陕西安康蚕桑产业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余 《北方蚕业》2004,25(4):9-10
分析了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发展的机遇和条件,根据安康的地理位置与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蚕桑生产的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49.
2016年夏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进行了桑树营养钵移栽育苗试验。调查发现,采取遮阳网技术措施,营养钵移栽育苗成活率可达96%以上,出圃率能达到89﹪以上,实生苗的成活率、出圃率、壮苗率好于嫁接苗。  相似文献   
50.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6,27(4):87-88
安康具有悠久的养蚕历史,蚕桑产业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蚕大户不断增多,带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和蚕室蚕具的不足,严重困扰着养蚕大户的生产经营。从生产实际来看,增加养蚕次数是促进养蚕大户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借此机会,本人对推行多季养蚕的模式谈一点设想和建议,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1推行多批次养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1自然条件安康市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在北纬31°42′~33°49′,东径108°01′~110°12′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