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4篇
  35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林业遥感数据集是林草行业开展深度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更是林草资源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动态化精准监测的重要保障。文中分析了自然图像和遥感图像数据集建设现状与方法,通过对深度学习算法在林业专题信息识别和分类中最新研究成果的阐述,表明建立林业遥感专用数据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经验,提出林草业遥感影像数据集的建设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592.
作物行检测是精准农业和自动导航的关键。为研究不同颜色空间作物行提取方法克服光照条件变化影响的性能,综合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情况,选取归一化RGB颜色空间提取ExG分量方法(ExG分量法)、HSV颜色空间提取H分量方法(H分量法)、CIE-Lab颜色空间提取a分量方法(a分量法)3种方法,分别在阴天和晴天2种光照条件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ExG分量法和a分量法在阴天和晴天环境都具有可行性且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求;H分量法仅在阴天环境下具有可行性且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在晴天环境下无法完全准确分离作物和土壤。分析得出,阴天环境下综合比较优劣结果为a分量法>H分量法>ExG分量法,晴天环境下综合比较优劣结果为a分量法>ExG分量法。  相似文献   
593.
河套灌区盐碱地施用磷肥对向日葵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筒栽试验,设置4个磷(P2O5)施用水平(0、60、120、180 kg/hm2),探讨盐碱地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向日葵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磷肥合理施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盐碱地施用磷肥促进向日葵的根系生长发育和叶片生长,在向日葵现蕾期至盛花期效果最明显;施磷提高了现蕾期向日葵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但对向日葵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没有显著影响;施磷也提高了灌浆期向日葵叶片全天净光合速率,在10:00和16:00时不同施磷量与CK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同时施磷还改善了向日葵收获时的农艺指标,显著增加向日葵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在施磷量达到180 kg/hm2时,对向日葵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594.
在福建省南平市采用大棚设施栽培爱媛28柑橘,从建园、大棚结构与配套设施设备、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与采收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爱媛28大棚设施配套栽培技术,特别在大棚免揭膜条件下周年水肥一体化与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为爱媛28柑橘设施高品质栽培管理提供了可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595.
为明确稻秸还田下减量化施氮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小麦品种“宁麦1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试验研究,设置了不施氮对照(CK)、施氮量(常量施氮225kg/hm2,N1;减量20%施氮180 kg/hm2,N2)和氮肥运筹(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5:5,M1;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M2)处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下小麦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与分配、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稻秸还田下,施氮可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N2处理小麦产量较N1处理仅降低了80.72kg/hm2,提高基施氮肥比例可使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施氮显著促进了小麦籽粒、秸秆和地上部的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N2处理小麦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量低于N1处理;N1和N2水平下,M2处理小麦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均高于M1处理,而钾素吸收量低于后者。N2处理小麦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生理效率较N1处理提高,而100kg籽粒吸氮量降低。N1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CK;N2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低于N1处理,而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后者;N1和N2水平下,M1处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高于M2处理,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M2处理高于M1处理。综合来看,稻秸还田下,常规施氮量基础上减量20%,适当提高基施氮肥比例,可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