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泽雄  胡凯  刘奕清 《园艺学报》2013,40(12):2520-2526
 以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腋芽为材料,建立了一套适合工厂化 生产的离体再生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腋芽诱导培养基MB + 1.0 mg · L-1 6-BA + 0.2 mg · L-1 NAA,继代 增殖培养基MB + 1.0 mg · L-1 6-BA + 0.5 mg · L-1 IAA 和MB + 1.5 mg · L-1 6-BA + 0.8 mg · L-1 IAA 和生根 培养基1/2MB + 2.0 mg · L-1 IBA + 0.2 mg · L-1 IAA。分别从继代12、24、36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随机抽取8 株进行SRAP 分析其遗传的变化。在检出的147 条SRAP 条带中,继代12 个月的再生植株未发现变异, 继代24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有2 株发生变异,继代36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有4 株发生变异。结果表明,建 立的腋芽再生培养体系在一定继代周期内是稳定可靠的,适合灰毡毛忍冬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有机氮甘氨酸用量对生姜组培继代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以生姜组培苗为
试材,设置5 个不同甘氨酸浓度(1.0、1.5、2.0、2.5、3.0 mg·L-1),研究了生姜组培苗氮代谢相关产物
和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生姜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亦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3.
姜玲  张明涛  陈泽雄  马国华 《园艺学报》2005,32(6):1056-1060
 对墨兰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培养结合化学处理脱除建兰花叶病毒(CymMv) 病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取1~2 mm大小的墨兰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 经0, 20和40 mg·L - 1的三氮唑核苷浸泡15 min处理和继代培养, 诱导再生植株。RT2PCR检测表明: 从带病叶样提取的RNA经反向转录和PCR扩增反应,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检测到长为767 bp的CymMv病原特异扩增产物, 而健康墨兰叶样中未检测到该扩增产物。单纯利用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培养获得的试管苗, 脱毒率为72.9%; 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经过20 mg·L - 1的三氮唑核苷处理, 可以获得100%的无病毒苗。虽然三氮唑核苷处理造成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一定程度的伤害, 但经过5~6个月的培养, 分生组织能恢复生长, 不定芽能有效地增殖, 并获得了再生植株。当三氮唑核苷处理浓度为40 mg·L - 1时, 原球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出现透明和褐变现象, 细胞活力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24.
生姜脱毒种苗移栽基质筛选及肥水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生姜喜温暖湿润、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的生理特性,设计不同基质组合、施肥浓度及基质湿度等因素对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为3∶7的基质组合,练苗成活率最高达96.67%,且长势好;施肥浓度以0.1%为好,移栽苗生长较快且无肥害发生;温室中每隔3d浇水1次为宜,既不烂根又无黄化现象,种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25.
以尾赤桉继代幼苗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组合的TDZ/NAA对愈伤和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MS+TDZ 0.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效果最好,可获得高达80%的不定芽诱导,每个愈伤组织可以产生10~20个有效芽.获得的分化苗在无TDZ和NAA培养基中的壮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重庆荣昌麻竹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竹笋加工企业产生的剩余物情况,阐明了开发利用这些剩余物的途径、开发技术方法、开发产品的用途、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7.
成年态柑橘茎段离体培养污染率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泽雄  娄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58-3359
通过对红肉脐橙成年态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茎段培养污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炎热干燥的夏季午后取长0.8cm左右半木质化茎段,用浓度为0.1%HgCl2消毒20min,间隔24h后再用浓度为2%NaClO处理15 min之后进行培养,污染率最低,可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28.
黄登艳  陈泽雄 《湖北农业科学》2014,(5):1182-1184,1188
以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根茎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合对黄精根茎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精根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2 mg/L NAA,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0 mg/L TDZ+0.1 mg/L I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0.5 mg/L IBA+50 mg/L AC。  相似文献   
29.
利用PCR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对茎尖脱毒生姜组培苗进行病原检测。用细菌16SrRNA通用引物对生姜组培种苗根部和固体培养基混合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16SrRNA扩增,不能扩增出16S rRNA;Trizol提取生姜组培苗根部和茎段RNA经凝胶电泳检测无明显RNA目的条带;生姜组培苗茎段组织经扫描电镜观察组培苗茎段中无呈球形、杆状、卵圆形、丝状、冠状及蝌蚪形等规则形状的病毒颗粒,只见表皮、微管等组织。研究认为,PCR、RT—PCR和扫描电镜是茎尖脱毒生姜组培苗病原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0.
以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低温胁迫对尾巨桉幼苗的电解质渗出率,随着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的含量、叶绿素b的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的趋势;SOD酶活性随胁迫时间呈先上升(1~3 d)而后下降(3~9 d);可溶性糖的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