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影响桑子叶不定芽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勇  陈爱玉 《蚕业科学》1996,22(4):208-213
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桑子叶不定芽形成的诸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得出:(1)诱导培养基采用MS无机盐加即维生素、6-苄氨基嘌呤3.0mg/L、吲跺乙酸0.3mg/L、果糖或葡萄糖30g/L、水解乳蛋白500mg/L和琼脂粉6g/L最为适合,不定芽诱导率达到80%以上;(2)子叶初期培养中,光照以500~1000lx较为适宜;(3)预培养4~6d的桑种子,其子叶不定芽诱导率较其余子叶为高。不定芽经继代培养后能在生根培养基中形成完整根系,移植到土壤后可成苗。  相似文献   
22.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桑树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陈爱玉 《蚕业科学》1994,20(4):235-238
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概况以及桑树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桑树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然而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后溪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笔者通过对村民的文化生活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并就现阶段农民文化生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4.
影响如皋市蚕桑生产的气象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如皋市近10年来蚕桑生产与气象条件进行了诊断与分析,阐明了晚霜冻害、台风暴雨、高温及低温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对蚕桑生产的影响。提出基于目前的蚕桑布局,减轻异常气象因素对蚕桑生产影响,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有计划地控制新桑、蚕品种的推广比例;优化产业布局,保护蚕桑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正>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莎能种公羊的作用,加速本地羊的改良,我们对奶山羊精液冷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3年来共用冷冻精液配种446只,准胎256只,情期受胎率57.34%,产羔438只,产羔率171%。经过不断改进制做工艺,其中1986年配种93只,情期受胎率63.44%,同时用鲜精配种491只,情期受胎率64.8%。冷精和鲜精配种受胎率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采精:用假阴道法按常规采精。供试精液采自莎能种公羊。  相似文献   
26.
桑原生质体分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爱玉  王勇 《蚕业科学》1994,20(3):141-144
用桑子叶、桑幼叶、悬浮培养细胞、愈伤组织四种材料,分别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及有关条件的研究。结果在适宜酶溶液浓度下,桑原生质体的释放速度和产量顺序为,桑子叶>幼叶>悬浮培养细胞>愈伤组织。酶液最适渗透剂浓度为0.5-0.6M的甘露醇。经预培养处理的材料,原生质体产量比对照提高12.9倍。  相似文献   
27.
桑树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爱玉  王勇 《蚕业科学》1995,21(3):154-157
以桑籽经无菌继代培养的无性繁殖系叶片为材料,酶解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K8p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黑暗、静止、浅层培养,第4天细胞开始分裂,10天以后形成细胞团;转移到弱光下培养,每隔10天添加K8p新鲜低渗培养液,经5-6周培养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转到含6-BA、NAA的MSB固体培养基上增殖培养,选取其中结构紧密、呈米黄色的愈伤组织在附加6-BA和NAA的MSB培养基上进行器管分化;在1/2MS附加IBA的培养基上进行根的诱导,获得桑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