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产毒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产毒培养基筛选、锈孢子诱导和正交试验对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SS003菌株(rrichoderma atroviride)的产毒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SS003在5种产毒培养基中均能产毒和生长,但Richard培养基更适合产毒培养,PD培养基则更适合菌丝生长;茶藨生柱锈的锈孢子对产毒具有一定抑制作用;SS003...  相似文献   
72.
程立君  陈玉惠  徐畅  彭淑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00-13602
自昭通本地野生乌天麻原球茎上分离获得的两株天麻种子萌发菌(SNm-01、SNm-02)。研究了它们的生长特性及促进天麻种子萌发的效果。结果显示,两株菌的生长特性相似。在PDA上生长时,菌落白色、绒毛状,菌丝分枝、无色透明,具有分隔和锁状联合,均具有气生菌丝。SNm-01菌落生长速度较快,室内促天麻种子萌发效果好。与传统的天麻种子播种方法相比,SNm-01在野外林间大田萌发试验中表现优良,天麻种子的萌发率较高,空穴率为零,原球茎平均达100个/塘,而且对萌发后原球茎的生长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菌株SNm-01是一株优良的昭通本地萌发菌.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离深绿木霉S5003中的几丁质酶基因,为获得高抗病的转基因植株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华山松疱锈病的锈孢子壁作为诱导物,诱导深绿木霉SS003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并通过lit—PER方法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结果]锈孢子壁可诱导出高活性(40.17μg/10min)的几丁质酶,PCR扩增得到了长度为834bp的特异片段,经序列测定及分析显示该片段为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结论]深绿木霉SS003的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的获得,为分离全长基因以及进一步利用该基因生产几丁质酶以及进行基因转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4.
2株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胞壁降解酶的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重寄生菌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茶藨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的重寄生菌TR1和TR2中提取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并进行了粗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菌株所产β-1,3-葡聚糖酶最适温度均为35℃,TR1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 4.0,Km值为43.82 μg/mL,Ca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Zn2+为其抑制剂。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5.0,Km为71.28 μg/mL,Ca2+和Mn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为其抑制剂。2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的激活剂为Mn2+和Ca2+,抑制剂为Cu2+。TR1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6.0,Km为92.49 μg/mL;TR2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范围较宽为3~50℃,最适pH5.0,Km为71.11 μg/mL。TR1和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稳定性较高,直接利用粗酶在野外防治疱锈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拟松材线虫侵染对寄主内部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影响,测定并比较了健康的云南松以及感染拟松材线虫后发病未死亡和死亡的云南松树干样品中水分、可溶性糖、脂类、酚类,粗蛋白5种生理生化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拟松材线虫侵染可导致寄主水分、脂类物质含量下降,可溶性糖、酚类物质含量先升后降,对粗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6.
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培养真菌常用的7种碳源,10种氮源、7种无机盐和5种维生素对茶藤生柱锈重寄生菌拟盘多毛孢之一种(Pestalotiopsis sp.)MM01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可溶性淀粉、玉米粉)是该重寄生茵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为有机氮中的黄豆粉、酵母浸膏和蛋白胨;最适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钠;不同维生素对茵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7.
【目的】优化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SS003菌株在真菌细胞壁诱导下产β-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为其生防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置不同培养温度(24、26、28、30、32、34℃)、培养时间(24、48、72、96、120、144、168 h)和初始接种量(3~9块菌块)分别进行单因素诱导SS003菌株产胞壁降解酶发酵条件优化试验;根据单因素优化结果,利用Design-Expert 8.05b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对SS003菌株产酶培养条件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结果】SS003菌株在诱导培养下产β-葡聚糖酶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73.70 h、培养温度27.82℃、初始接种量5.19块菌块;几丁质酶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82.91 h、培养温度27.70℃、初始接种量5.03块菌块。【结论】响应面法可用于深绿木霉SS003菌株产胞壁降解酶优化条件的筛选,能有效提高深绿木霉SS003产β-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产酶量。  相似文献   
78.
竹材的霉腐与霉腐真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作者对竹材化学成分、竹材霉腐真菌和竹材防霉防腐技术多年研究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探讨了竹材霉腐与真菌种类、竹材化学成分的关系。把真菌对竹材的危害主要分为霉变、色变和菌腐3个类型,相应地也就把这些真菌分为霉变真菌,变色真菌和腐朽真菌三大主要类型。初步认定霉变真菌多隶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腐朽真菌多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和子囊菌亚门(  相似文献   
79.
竹材霉腐真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多年竹材防护技术研究中,确认了引起竹材霉变腐朽的真菌50多种,已鉴定52种(个别只鉴定到属),分属4亚门、6纲、10目、18科、31属。其中2/3以上,作为竹材霉腐真菌,尚未见报道,尤其是竹材腐朽担子菌2纲、4目、9科、14属17种,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