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产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是指饲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份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散失率)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表示.技术上鱼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min),对虾饲料水中散失率小于12%(浸泡2h),同时,要求饲料在浸泡的过程中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使料中的水溶性元素不被溶失.否则,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水体的污染,消化吸收的障碍和饵料系数的提高.因此,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评价渔用饲料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笔者就如何提高水产饲料水中稳定性予以介绍,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2.
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入水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单位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来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最少时间来表示。通常要求鱼饲料的散失率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半胱氨酸含量对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和SLC1A4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90日龄健康獭兔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半胱氨酸含量为0.25%),试验组饲喂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0.60%、0.70%和0.80%的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5%、0.45%和0.55%半胱氨酸)。预饲期7d,正饲期40d。试验期间每隔10d,每组随机屠宰4只獭兔,取样测定皮毛品质和SLC1A4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四个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0.60%和0.70%的试验组饲喂到130日龄时皮张面积显著增大(P0.05);三个试验组獭兔在100日龄时被毛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被毛密度在130日龄时显著大于其他三个组(P0.05);半胱氨酸对獭兔皮张厚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3)饲粮半胱氨酸含量对獭兔皮肤、肝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SLC1A4基因的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0.01)。SLC1A4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饲粮中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达到最高值。这一趋势在皮肤组织中、肝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分别于110日龄和100日龄时表现得较为显著。由此可见,獭兔饲粮中半胱氨酸的最优水平为0.70%,且在110日龄前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基因克隆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包含目的基因的cDNA文库,根据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DNA探针,采用低严谨度的杂交获得目的基因;再者是根据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应用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这两种方法在操作上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我们应用生物信息技术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绵羊骨骼肌快速肌钙蛋白基因(TnCf)全编码序列,并用RT-PCR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TnCf开放阅读框483个碱基中,电子克隆与RT-PCR结果有4个碱基差异,说明电子克隆是基因克隆可靠的生物信息学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5.
36.
新疆天山北部放牧绵羊牧草营养摄入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每逢双月中旬跟踪绵羊放牧,模仿绵羊摄取可采食性牧草种类、部位和数量,采集各种牧草样品,分类计算重量,按重量比例制成风干混合样品,按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Ca、P、灰分的含量并计算总能.总体来说, 6、8、10月份牧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12、2、4月份牧草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新疆天山北部地区放牧绵羊的生产水平,必须对绵羊在冬、春季节进行补饲,以保证绵羊全年营养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37.
不同绵羊品种褪黑激素的季节性及昼夜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了小尾寒羊、同羊、滩羊血液褪黑激素在春分、夏至、秋分时的昼夜变化规律,发现绵羊血液中褪黑激素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春分和秋分时平均含量相对较低,在夏至时明显升高。在夏至和秋分时,小尾寒羊和同羊血液中褪黑激素比滩羊低,在春分时,小尾寒羊褪黑激素比同羊和滩羊高。  相似文献   
38.
作物反射光谱特性是利用遥感信息进行生态监测的基础资料。为此,我们应用302型野外分光光度计对水稻反射光谱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和主要旱田作物(如谷子、大豆等)的反射光谱虽然具有共同的特征,但由于种类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其反射光谱仍存在差异。水稻在不同物侯期,不同生育状况条件下其反射光谱也有差异。均以近红外波段差异最显著,为图象解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KAP基因的多态性与辽宁绒山羊经济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辽宁绒山羊KA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多态位点对绒山羊产绒性状和体重性状的关系,寻找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为下一步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绒山羊KAP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了4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最小二乘均值(LSM)、最小二乘效应值(LSE)及其遗传方差;通过标记位点与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预测了选择反应。【结果】产绒量性状上,S1-AB和S1-BB的LSM显著高于S1-AA (P<0.05),S2-BB 的LSM显著高于S2-AA和S2-AB(P<0.05),S3-BB的LSM显著高于S3-AA和S3-AB (P<0.05),S4-AB的LSM显著高于S4-AA和S4-BB(P<0.05);在体重性状上,S2-BB的LSM显著高于S2-AA和S2-AB(P<0.05),S3-AA和S3-AB的LSM显著高于S3-BB(P<0.01);产绒量性状和体重性状上S2位点的选择反应最大。【结论】产绒量性状上,S1-AB,S1-BB,S3-BB和S4-AB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体重性状上,S3-AA和S3-AB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体重和产绒量性状上S2-BB基因型可作为多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标记。  相似文献   
40.
【目的】克隆大肠杆菌半胱氨酸合成酶(包括丝氨酸乙酰转移酶(cysE)和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解酶(cysM))的基因,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相应蛋白的抗体。【方法】用PCR方法从大肠杆菌BL21(DE3)中扩增cysE和cysM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ysE和pET32a(+)-cysM,对其进行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后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以His抗体作为一抗)检测。用纯化的cysE和cysM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PCR获得了822bp的cysE基因和912bp的cysM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ysE和pET32a(+)-cysM构建成功,并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cysE和cysM重组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56和58ku。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的免疫结合活性,抗体滴度均达到1∶102 400。【结论】成功克隆了大肠杆菌cysE和cysM基因,并实现了原核表达,同时制备出了相应的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