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氧化鱼油对草鱼幼鱼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研究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04尾草鱼幼鱼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7尾鱼。分别以新鲜鱼油[过氧化值(POV):9.07 mmol·kg-1]与氧化鱼油(POV:49.72、144.64和345.45 mmol·kg-1)为脂肪源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含量31%)等能(16 MJ·kg-1)的配合饲料,投喂平均体质量(30.0±2.6)g的草鱼幼鱼8周。[结果]与新鲜鱼油组相比,POV为345.45 mmol·kg-1的氧化鱼油处理组试验鱼血清、肝胰脏、肾脏、肠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肝胰脏、肾脏、肌肉、肠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下降(P<0.05);血清、肝胰脏、肾脏、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血清、肝胰脏、肌肉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各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草鱼幼鱼不同组织中各抗氧化酶活性从大到小分布:SOD活性:血清、肝胰脏、肾脏、肌肉,CAT活性:肝胰脏、肾脏、血清、肠道、肌肉,GSH-PX活性:肝胰脏、血清、肾脏、肠道;MDA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清、肠道、肌肉、肝胰脏、肾脏;T-AOC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脏、血清、肠道、肾脏、肌肉。[结论]氧化鱼油能引起草鱼幼鱼脂质过氧化,降低组织中主要抗氧化酶活性,诱导氧化应激;鱼类不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性,肝胰脏中抗氧化酶活性较高且对氧化鱼油诱导的氧化应激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是名贵的温冷水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很受市场欢迎的名贵鱼类。文中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介绍了黄金鲈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黄金鲈的健康养殖及调整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0,5,50 mg/L的L-内碱(L-carnitine)处理淡水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以SE为培养液,培养7 d,探究L-肉碱对淡水普通小球藻种群增长、总脂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L-肉碱在不同培养时期对普通小球藻种群增长影响显著(P<0.05);高浓度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鳙鱼和鲤鱼开口苗中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用0(对照,CK),1,100,1 000 mg/L的L-肉碱分别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12 h,投喂3种鱼开口苗21 d,测定鱼开口苗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分析中长链脂肪酸(C14-C24)的组成。【结果】草鱼和鳙鱼开口苗的1和100 mg/L处理组的C18∶2n-6、C18∶3n-3、C20∶4n-6、DHA和EP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3种鱼开口苗的1 mg/L处理组的C14-C24脂肪酸总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他3组大多显著降低(P<0.05);草鱼和鳙鱼开口苗的100 mg/L处理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族脂肪酸以及DHA+EP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肉碱强化的卤虫对鲤鱼开口苗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族脂肪酸及DHA+EP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00 mg/L 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鱼开口苗,可显著改善草鱼和鳙鱼开口苗的中长链脂肪酸组成,但对鲤鱼开口苗中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多种方式处理酵母,检测处理后的酵母的分散度。处理方式包括搅拌、活化、搅拌+活化。本试验选取30 min和120 min两种活化时间及20℃、30℃、40℃和50℃四个不同的温度梯度对酵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酵母细胞的分散度为活化后搅拌(直接加水搅拌(直接活化(搅拌后活化。选取酵母细胞密度为2.3×106个/mL,3.3×106个/mL,4.2×106个/mL,5.5×106个/mL,6.4×106个/mL的酵母溶液分别对轮虫进行投喂。结果表明:扩大酵母的分散度,可显著地增加轮虫的增殖率。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质量浓度L-肉碱[0(ck),50,100,200 mg/L]在不同时间(6,24,96 h)强化异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144h,研究L-肉碱对异养小球藻种群增长、脂肪酸组成及相关脂肪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肉碱强化对异养小球藻种群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4 h时添加100mg/L肉碱强化处理组种群密度最大,为3.083×107/mL,是起始浓度的6.17倍,同时样品收获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在小球藻异养培养24h时添加100mg/L肉碱能够通过提高乙酰辅酶A羧化酶、丙二酰基-CoA:ACP转酰基酶、p-酮脂酰-ACP合酶、△12脂肪酸去饱和酶活性,来改善其脂肪酸组成,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n-6脂肪酸比值升高,进而促进其种群增长和改善其生化组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L-肉碱对圆型臂尾轮虫(Brachionus rotundiformis)(简称轮虫)种群增长、怀卵率和个体大小的影响。【方法】用0.012 5mg/mL氯霉素作为轮虫培养液中的抑菌药物,1mg/L L-肉碱作为轮虫的营养强化剂,以正常培养条件下不添加L-肉碱和氯霉素的培养组为对照,分别设添加L-肉碱、氯霉素和L-肉碱+氯霉素处理,以纯酵母菌投喂培养轮虫5d。每天测定各组轮虫的种群密度、培养液中的细菌含量以及第5天时各组轮虫的背甲长、背甲宽。【结果】3~5dL-肉碱组的细菌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4d氯霉素组和L-肉碱+氯霉素组的细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这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5天除L-肉碱组外其他3组之间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5d各处理组轮虫的种群密度均呈上升趋势,L-肉碱组轮虫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他3组。各组轮虫的怀卵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氯霉素组轮虫的背甲长和背甲宽显著大于其他3组(P0.05)。【结论】L-肉碱对轮虫种群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细菌数量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草鱼开口苗培育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用0(对照),1,100,1000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12h,投喂给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开口苗,分别于7,14,21d取样测定鱼苗的体长、体质量,21d时取样测定生命力及鱼体RNA/DNA比率的变化。【结果】1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草鱼开口苗的体长、体质量、体长日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00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生命力较其他3组有升高趋势(P0.05);100,1000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RNA/DNA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RNA/DNA比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1mg/LL-肉碱强化卤虫投喂草鱼开口苗,可明显提高草鱼开口苗的生长性能;过高质量浓度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没有影响,但能提高其体内的RNA/DNA比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大豆蛋白源对埃及胡子鲇(Clarias leather)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3.06±0.09)g]健康的埃及胡子鲇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全脂豆粉和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其中全脂豆粉和去皮豆粕分别替代20%鱼粉蛋白.配制3种等蛋白(40%)、等能(15.8 MJ·kg-1)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测定了埃及胡子鲇胃、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与淀粉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大豆蛋白源对埃及胡子鲇蛋白酶活力影响不同.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组埃及胡子鲇的胃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去皮豆粕替代组的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0%全脂豆粉替代组的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同时,从本试验研究结果可知,两种大豆蛋白源对埃及胡子鲇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高能量饲料的使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且脂肪氧化能提供更高的能量产出,在许多肉食性鱼的饲料中脂肪含量一度达到35%,甚至更高,造成鱼类产生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这激发了研究者们对鱼类脂类代谢的兴趣,而肉碱恰好与脂类代谢密切相关。当提高高脂水产饲料中外源L-肉碱水平时,相对过量的L-肉碱能够加速脂肪酸的β-氧化,将过多的脂肪转化为机体代谢需要的能量,从而达到以脂肪代替部分蛋白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