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研究在育种群中利用MAS对猪育种中所需选择的5个性状即NBA、BF、FCR、ADG、IMF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规模的基础群:母猪分别为100、200、300头,公猪都为10头,利用LE、LD和DR等3种类型标记对5个性状分别进行MAS闭锁繁育选择5个世代,基础群个体间无亲缘关系;估计育种值采用的模型为SBLUP(标准BLUP)模型(以此育种值为对照)、MBLUP混合模型(使用LE和LD标记时)和QBLUP模型(利用DR标记时).由各性状利用MAS获得的额外遗传进展计算MAS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R标记获得的经济效益高;3个规模不同育种群利用DR标记进行MAS时,300头母猪群体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尽管利用LE标记比利用LD标记获得更多的额外遗传进展,但还是以利用LD标记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52.
肉仔鸡个体间RAPD指纹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白羽肉仔鸡为研究材料,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利用已筛选出的17个随机引物对15个公仔鸡和15个母仔鸡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17个引物在母鸡群共产生145个扩增片段,其中有102个是多态性片段,多态率为7034%;17个引物在公鸡群共产生了154个扩增片段,其中有92个是多态性片段,多态率为5974%。这些结果说明RAPD标记的多态性较高,作为一种DNA标记,它可以用于分析鸡群体的遗传结构;(2)公、母鸡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621,08214;(3)可以利用RAPD技术检测肉鸡杂合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但必须使用大量的随机引物。  相似文献   
5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外的生猪育种公司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种猪直销,并在国内建立了一些合资和独资的种猪卫星场,通过收集这些种猪场的一线育种数据进行技术控制。如果我国的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不能尽快完善,我国的生猪育种将会被这些育种公司长期垄断。与我国育种体系较类似的加拿大种猪改良中心(CCSI)值得我国借鉴,但我国的生猪育种应更新理念,建立创新机制,树立育种标准化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体化运营国家和区域性育种公共平台和全国种猪生产区高端核心种猪站布局。  相似文献   
54.
应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影响动物育种改良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并在定量描述这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育种方案的优化方法。此外,对预测育种收益的基因流动法原理作了简单介绍。在基因传递矩阵和性状实现向量的确定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并提出了育种投资动态回收期线性插值计算方法和综合育种值中经济加权值的两次加权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5.
在21世纪,要保证我国养猪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立足于瘦肉型种猪供种的本土化,需要合理、充分的利用我国已引入的国外优秀种猪资源,通过有效的育种组织体系,应用现代分子育种、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技术.建立优秀种猪核心群持续自我供种繁育体系,保证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6.
57.
利用猪SCAU-LL资源群,根据猪USDA-MARC2.0连锁图谱,选取4号染色体上微卫星标记SW1678,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系统和ABI377系统分析了F2代64个个体的微卫星多态性,比较了这2个分析系统在进行微卫星分型中的效率和利弊.2个系统检测到57个样品的基因型相同,有相同的2个样品未检测到产物.另外有3个样品,DHPLC检测出基因型,ABI377未检测到,有2个样品ABI377检测出基因型,而DHPLC未检测到.2个系统检测微卫星多态性的相同率达92.2%,DHPLC未检出率6.3%,ABI377未检出率7.8%,2个系统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基本接近,但是DHPLC的检测成本低于ABI377的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针对猪育种中重点考虑的窝产活仔猪数(NBA)、达100 kg体重日增重(ADG)、饲料利用率(FCR)、达100 kg体重的背膘厚(BF)、肌内脂肪含量(IMF) 5个性状,利用连锁平衡(linkage equilibrium,LE)、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标记和直接标记(direct marker,DR)3种类型的分子遗传标记,设计了3个规模不同的基础群,母猪数分别为100、200、300头,公猪数都为10头,基础群个体间无亲缘关系,育种群实施闭锁繁育。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MAS的5个世代选择试验。育种值估计采用标准BLUP(Standard BLUP,SBLUP)模型(此育种值作为对照)、QBLUP模型(使用DR标记)、MBLUP模型(使用LD和LE标记)。结果表明,利用DR标记在各种情况下都比利用LD和LE标记获得的选择效率高;5个性状中,MAS对低遗传力、限性性状NBA的选择效率最高;当性状的QTL方差占遗传方差基本相同时,中等遗传力性状FCR的选择效率比高遗传力性状BF的更高;当性状的遗传力差异不大时,QTL方差占遗传方差比例大的性状FCR的选择效率比QTL方差占遗传方差比例小的性状ADG的更高。当利用QBLUP模型时,MAS对NBA的选择效率最高,ADG的选择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对2011年12月从丹麦引进的510头种猪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生产性能测定,并对母猪淘汰率、肢蹄病发生等适应性情况进行跟踪。结果表明,随着近几年猪场环境设施改善,丹麦种猪可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华南地区高温多湿的环境,保持了丹麦种猪繁殖力强、发情症状明显、母猪哺乳性能好等优良特性。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窝产总仔数分别为9.07±3.06、14.42±4.43头和16.02±3.94头,窝产活仔数分别为7.04±2.57、12.11±3.90头和13.75±3.68头,初生窝重分别为11.37±3.63、16.31±4.95 kg和18.85±4.73 kg;公猪达100 kg日龄分别为140.47±6.98、153.36±8.71 d和158.99±9.94 d,校正100 kg背膘分别为9.27±1.10、9.53±1.21 mm和10.05±1.30 mm;母猪达100 kg日龄分别为149.38±7.18、160.72±10.73 d和164.22±10.18 d,校正100 kg背膘分别为9.39±1.30、10.26±1.55 mm和10.63±1.47 mm。引进的丹麦种猪与华南地区其他种猪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优良的育种素材。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优质猪肉的需求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养猪业发展。目前,猪群正受到多种错综复杂的传染病干扰,猪场卫生防疫工作严峻,疫病的风险已成为影响中国养猪业的重要因素。生猪产业模式要转变,需要在养猪生产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一)为何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目前我国中小规模养殖发展的主流,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