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0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处理甘薯萌动种子。筛选对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反应不敏感、能过量积累赖氨酸的个体.探讨了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对鲜薯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赖氨酸的改良效果,并初步研究了R_1,R_2和R_3的遗传表现.研究认为,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处理甘薯萌动种子可明显地提高后代鲜薯的总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且可通过无性繁殖加以固定.  相似文献   
12.
将10个籼稻品种(系)的胚分别接种于附加2,4-D(2mg/l)的4种诱导培养基上,研究其对盾片愈伤组织形成和绿苗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10个品种(系)的盾片愈伤组织的开始形成时间,形成高峰和频率差异显著,但同一品种对不同培养基的反应差异不明显。(2)在绿苗再生率方面,各品种对4种培养基的反应不同,培养基相同,不同品种间愈伤组织再生绿苗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总之,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其盾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绿苗再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选择≥10℃积温、最冷月平均温度等为主要考核指标,计算国内各主要花卉产区的气候相似距,并结合年极端最低温度、年降水量和≥0℃积温等多种气候因子进行数量分类,对我国花卉种植进行初步区划.本文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及完善配套、建立多层次的花卉生产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外源DNA处理蚕豆萌动种子,观察根尖,芽尖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根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和脂酯同工酶(EST).结果表明。DNA 处理能引起落后断片、染色体桥等染色体畸变,畸变率的多少与 DNA 的浓度无关。DNA 处理也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及酶活性有增加的趋势,脂酶同工酶的活性却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以79106、金早6号、中花9号和南粳35等4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继代培养对胚性细胞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变异及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d继代培养后,胚性细胞染色体变异频率明显高于未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的再生植株农艺性状变异范围明显增大,但以继代培养天数不超过60 d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较之其它处理不仅有较丰富的变异类型,而且有足够大的群体供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5×5半双列杂交法研究了水稻成熟种胚离体培养的基因型效应.结果表明,成熟种胚离体培养的脱分化与再分化能力是一个可遗传的特性,其杂种早代(F_1)离体培养能力的差异既受亲本培养力高低的影响,又与具体组合有关.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离体培养力3性状的遗传,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控制,同时又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陈璋 《花木盆景》2001,(1A):11-11
  相似文献   
19.
诱导培养基对水稻胚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水稻病虫害中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有效应用,除了能对环境污染进行降低,提升农业产品的安全质量,同时还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贯彻绿色理念,对于防灾减灾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病虫害作为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最终的主要灾害,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和技术探索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对这项技术应用的效果,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