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江门)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综合试验站(简称试验站)的由来和工作进展,拟定试验站建设思路,分析试验站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试验站建设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筛选适宜广东不同地区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新品种。[方法]2008~2012年,在广东不同的区域开展木薯新品种引种试验。木薯品种分别为华南5、华南7、华南8、华南10、南植199、桂热4,引种地分别为湛江的遂溪、茂名的化州、云浮的云安、阳江的阳春、江门的开平、肇庆市怀集、汕尾的陆丰、清远的阳山。[结果]通过观测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生长,测定产量及淀粉含量,发现华南5号在粤西、粤东的丘陵和岗坡地种植丰产高效显著且达到减灾稳产的效果,华南7号、华南10号在粤西、粤东的坡耕地种植丰产高效显著,华南8号、南植199在粤北坡耕地和岗坡地种植丰产高效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薯农及木薯加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
为了比较油棕新品种RYL31—40 10个油棕新品种的抗寒性,在经历了2012年冬季低温寒害之后,于2013年4月对广东省江门市油棕抗寒种植前哨点的油棕试种基地进行调查,测定各油棕新品种的寒害指数。参考《油棕品种区域适应性试种观测技术规范》中寒害调查方法,将所调查的油棕进行分级,然后根据权数计算寒害指数。结果表明,RYL38和RYL32的寒害指数较大,分别为0.286、0.270,RYL40、RYL31和RYL39的寒害指数相对较小,分别为0.157,0.177和0.183。以寒害指数作为评价油棕新品种抗寒性的指标,结果得出10个不同新品种油棕在江门地区能够顺利过冬,其中RYL40、RYL31和RYL39的抗寒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叶面肥中的F-、CI-、NO3-、PO43-、SO42-等5种阴离子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超声振荡溶解,采用离子色谱法电导榆测器进行测定.以Metrosep A Supp 4(250 mm×4 mm)阴离子型离子色谱柱为同定相,用碳酸钠和碳酸氧钠混合液为流动相.5种阴离子在15 min内可完全分离.方法加标同收率在90.76%~97.75%之间,6次重复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7%~9.2%之间,方法检出限(S/N=3)为F-10 mg/kg、CI-10 mg/kg、NO3-15 mg/kg、PO43-30 mg/kg、SO42-10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选择性高,适用于常规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35.
土壤含盐量对棉花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覆膜种植,进行了不同土壤含盐量对棉花发芽率及苗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366%、0.722%、1.317%及2.506%时,棉花的发芽率相应为90%、75%、50%和0。土壤盐分含量在0.128%-2.506%的范围内时,盐分每增加0.1%,棉花发芽率就降低约4.2%。盐分含量对棉花幼苗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0.235%-2.506%之间时,对幼苗地上部分垂向生长的影响比对横向的大;小于0.3%时,对一级侧根的影响明显大于主根;小于0.5%时,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较平缓,而大于该值时,干物质的积累量则急剧下降,在盐分仅仅增加0.036%的情况下,降幅就高达23%。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施肥水平和肥料配比方式对木薯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木薯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的施肥水平和肥料配比方式,比较分析木薯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大小及木薯生长性状。结果表明:施肥会促进土壤酸化,降低土壤pH值,施肥量越多,土壤酸化越严重。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加重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D处理(有机肥350kg/亩)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其中有效磷和速效钾都显著高于A处理(不施肥CK);施肥会整体增加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D处理在提高土壤酶活性上起到最显著的作用;E肥(有机肥150 kg/亩+复合肥33 kg/亩混施)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单施有机肥明显。因此,选择将有机肥与复合肥合理配施,既能保持地力,又能促进木薯生长以进一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37.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38.
杜鹃冠网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eioides)是严重危害杜鹃的害虫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5~6代,以成、若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或根际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若虫开始活动,至10月中旬开始越冬,世代重叠明显,全年所有发生季节均能发现各个虫态.5月下旬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 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 500 倍喷雾防治,3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9.
塔里木盆地分布着相当大面积矿化度在3~5 g/L之间的浅层地下咸水,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微区测坑试验,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用不同矿化度的咸水灌溉棉花,探求其对土壤水盐动态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壤盐分和水分二者的动态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其中,土壤盐分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和灌溉水的影响,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主要受棉花生长阶段和灌溉水的影响;(2)咸水膜下滴灌与淡水膜下滴灌同样具有淋洗和压盐效果;(3)通过棉花产量分析发现:与采用淡水灌溉相比,咸水灌溉对产量,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具有一定的影响,对衣分没有影响;(4)当灌溉水矿化度大于3.24 g/L时,不利于塔里木盆地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