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为了探索鸡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的免疫原性及鸡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免疫增强作用,通过PCR和酶切方法将NDV F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F。用质粒pcDNA-F单独或与鸡IL-18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L-18联合免疫14日龄SPF鸡。首免后每周采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ELISA和MTT法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二免后第14 d用NDV强毒F48E9株进行攻击。结果表明,质粒pcDNA-F与pIL-18联合免疫显著提高鸡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并且提供了50%免疫保护,这为ND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12.
河南郑州地区某养鸡场的三黄肉鸡出现精神沉郁,拉水样白色粪便,剖检可见法氏囊水肿、出血;肾脏出血肿大,有尿酸盐沉淀,呈花斑状;腿肌、胸肌有出血斑点;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经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细胞接种试验,最后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同时,采集病料,制备冰冻切片,建立一种检测病料中的IBDV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13.
固始鸭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分子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鸭白细胞介素(IL-2)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直接从成年固始鸭脾淋巴细胞中提取的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鸭儿-2cDNA,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446bp,与预期大小一致,为鸭,IL-2基因的编码区全长,共编码140个氨基酸的多肽、把该基因编码的鸭IL-2氨基酸序列与已公布的禽及哺乳动物IL-2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其同源性分别在54.3%~100%和15.0%~17.9%之间.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固始鸭,IL-2与哺乳动物,IL-2有共同的祖先,亲源关系较近,但在免疫系统选择性压力下,形成独特的种族特异性.  相似文献   
214.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分离株(HN0501)S1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大小为1739 bp,包含S1基因和部分S2基因,S蛋白切割识别位点序列为RRSRR.序列比较分析发现,IBV HN0501株S1基因与澳大利亚N1株、吉林JAAS株S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6%,99.8%,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3%,而与其它支气管炎病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66.4%~85.2%.通过IBV S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HN0501株与N1株、JAAS株的亲缘关系近,而与其它支气管炎病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进一步证实IBVHN0501株为IBV肾型株.  相似文献   
215.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应用PCR扩增鸡ILTV河南株(ILTV-CG)gB基因.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后,经蓝白斑筛选,菌液PCR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菌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到ILTV-CG株gB基因,全长为2 629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873个氨基酸的多肽,推导氨基酸序列有8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有12个与二硫键形成有关的半胱氨酸.序列分析表明,ILTV-CG株gB基因与GenBank中读取的澳大利亚SA2疫苗株、辽宁疫苗株、烟台株、美国632强毒株、英国Throne强毒株gB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以上,与ILTV-SA2株gB基因比较发现,ILTV-CG株gB基因核苷酸序列在第89位均缺失1个碱基G,而在第102位又插入1个碱基A,从而引起该毒株gB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第28~32位5个氨基酸的移码突变.  相似文献   
216.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T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该对引物PCR扩增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河南株ILTV-CGI、LTV-XY及以色列疫苗株TK全长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3株ILTV的TK基因全长均为1 183 bp,包含一个开放性阅读框(1 092 bp),编码363个氨基酸的多肽;3株ILTV TK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并与GenBank收录的ILTV美国632强毒株、北京E2株TK基因完全一致,而与山东烟台株、英国Thorne强毒株和英国216株TK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5%,与其他疱疹病毒TK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19.1%~27.2%之间。分子进化分析揭示了各毒株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17.
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猪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5年7月,河南封丘某猪场的初产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母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2005年8~9月,该猪场2~3日龄新生仔猪突然发病,死亡率较高。10月份,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都发生流产或产出死胎、木乃伊胎,产出的弱仔胎多在2~3天内死亡,流产率达40%。有的初生仔猪及4周龄以内仔猪突然发病,厌食,体温升高至41~42℃,口角流出大量泡沫性唾液,出现呕吐、腹泻、行走不稳,呈后退转圈运动。时有间歇性抽搐,癫痫样发作,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状等神经症状,最后死亡。发病率约40%~50%,发病猪死亡率达95%,耐过的病猪常成为僵猪。还有一些2月龄左右的猪出现低热,呼吸困难,厌食,流鼻液,有的出现呕吐或腹泻,卧地不起,四肢呈划船动作,口吐白沫,最后死亡。用多种抗生素、退热药治疗无明显疗效,前后死亡100多头仔猪。经临床观察、尸体剖检、实验室诊断为仔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细小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18.
RNA干扰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人畜疾病预防。在RNaseⅢ的协助下,siRNA能够结合并切断相应基因的mRNA,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siRNA可以是人工体外合成,也可以是转染到细胞内的重组载体转录产生。对碱基上某些基团的取代会影响到siRNA的干扰活性及其对RNA酶的耐受性。由于siRNA只有不到30个碱基的长度,很容易在病毒的不同亚型和变异株之间找到保守序列,且应用后能快速产生抗病毒作用,这是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不具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219.
1997年8月,郑州市某肉鸡场2000只18日龄肉鸡发生一种拉稀、消瘦,伴有呼吸道症状及死亡,剖检腺胃肿大如球状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因此将本病暂定名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这批肉维分别在1日龄、10日龄和14日龄进行了鸡马立克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接种,18日龄个别雏鸡开始发病死亡,以后逐日增多,20~25日龄形成死亡高峰,经强力霉素、新霉素加维生素C治疗后,死亡减少,至56日…  相似文献   
220.
1 肉苁蓉寄主植物栽培 1.1造林地选择 肉苁蓉对土壤要求不高,以中性或偏碱性(土壤pH值为7.5~9)、灌排良好、通透性强的沙质土、轻盐碱土为宜(土壤含盐量小于1%),可利用弃耕退耕地、沙荒地、轻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