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国内的养殖模式在不断的改变,标准化鸡舍在不断的增加,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但生产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据了解,国内目前的养殖设备、养殖条件与国外没有明显差别,但养殖水平却存在很大差距。肉鸡在国内是否就真的难养?难养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众所周知,养鸡关键的环节包括健康的雏鸡、全价的饲料+清洁的饮水、严格的防疫卫生制度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但许多养鸡场缺乏细节管理,管理水平上不去。鸡养不好的原因是不是出在这里?在这里愿与各位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2.
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鸡肉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与鸡肉风味品质密切相关,脂肪决定了鸡肉特殊的肉香味,而肌苷酸是一种重要的滋味物质。不同的消费者对肉鸡的品种、年龄、性别乃至部位都有不同偏好,这除了与风俗习惯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对品质和风味特性的选择。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品种、性别、日龄和部位的鸡肉IMP和IMF的含量,旨在探讨IMP和IMF的沉积规律,为确定风味性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砷制剂对肉仔鸡的促生长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砷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阿散酸(对氨基苯胂酸)和对氨基苯胂酸钠是美国广泛用作促生长的砷制剂,可以提高生长率,改善饲料转化效率,并能增加生长鸡和火鸡的色素沉积,提高蛋鸡产蛋率,同时可预防鸡球虫病和猪腹泻。洛克沙生(3─硝基─4─羟基苯胂酸)是另一种砷制剂,据国外报道,它有与上述两种砷制剂相似的作用。为此,将三种制剂(由浙江黄岩市荣耀化工厂生产)一起做如下饲养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处理与分组: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12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4只鸡(公母各半)。第…  相似文献   
84.
中国鸡肉质量标准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禽肉生产发展最快的国家,年平均递增率在18%以上。其中肉用仔坞的发展尤为迅速,其产量已达禽肉总产量的50%。黄羽肉鸡的发展从南到北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几年前,黄羽肉鸡的生产和消费主要在我围南方城市,以广东起步最早,发展也最快,除当地人以消费黄羽肉鸡为主以外,还大量供应香港活鸡市场。  相似文献   
85.
寄生虫来源的外泌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泌体是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包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物质,发挥信号传导、免疫调控、代谢物清除及凝血等功能。外泌体可能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纽带,寄生虫与宿主间存在复杂的信息交流,寄生虫可以通过分泌外泌体将生物活性物质转移到宿主细胞中,调控宿主免疫,介导寄生虫的免疫逃逸。以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阻断寄生虫在宿主细胞内的转移或增强宿主的免疫能力,为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契机,进而打破目前化学合成药物在畜禽生产中滥用的现状,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笔者综述了外泌体的形成、组分以及不同寄生虫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作用,以期为畜禽养殖业中以外泌体作为研究切入点的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6.
试验旨在了解在鸡睾丸中高表达的1个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预测靶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研究二者在鸡弱精子症中的调控作用。根据弱精子症和正常北京油鸡公鸡睾丸转录组测序筛选到的1个高表达的lncRNA(MSTRG.15568.9),采用顺式(cis)作用模式预测其潜在靶基因SPAG4(sperm-associated antigen 4),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表达量分析。分别选择3只0、5、20、30、45、60周龄正常北京油鸡公鸡,检测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不同周龄公鸡睾丸中的表达量差异;选择30周龄3只正常公鸡,采集睾丸、肝脏和脾脏等8个部位组织样品,检测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规律;选择45周龄弱精子症公鸡和正常公鸡各3只,对比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睾丸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MSTRG.15568.9与SPAG4存在明显的时空表达差异,且二者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不同周龄的鸡睾丸组织中,MSTRG.15568.9和SPAG4的表达趋势相近,MSTRG.15568.9在20周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5、30、45、60周龄(P0.05),0和5周龄表达量显著低于20、30、45和60周龄(P0.05);SPAG4在45周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20周龄(P0.05)。MSTRG.15568.9和SPAG4在睾丸和肝脏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脾脏、肾脏等组织(P0.05);在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弱精子症睾丸组织(P0.05)。综上所述,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具有较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且MSTRG.15568.9可能调控SPAG4基因的表达,参与精子发生与精子活力调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可为鉴定与鸡弱精子症调节机制相关的功能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不同贮藏条件对北京油鸡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油鸡为材料,探讨贮藏条件对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分别置4℃、-20℃、-80℃贮藏,采用HPLC法测定贮藏7 d胸肌的IMP及其相关化合物含量;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肉中IMP的含量,4℃贮藏最低,与鲜肉、-20℃、-80℃差异极显著(P<0.01),-20℃和-80℃贮藏IMP含量无显著变化;ATP、ADP、AMP含量较低,ATP和AMP在3种温度贮藏都极显著降低(P<0.01),ADP无显著变化(P>0.05);Hx和HxR,4℃、-20℃贮藏后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80℃贮藏略高于鲜肉(P>0.05).肉中各种游离氨基酸贮藏7 d都不同程度增加,鲜味氨基酸(Glu、Asp、Ala、Gly)贮藏7 d极显著高于鲜肉(P<0.01),且腿肌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  相似文献   
88.
本试验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光谱组合LED灯(A(21%蓝+30%绿+24%黄+25%红)、B(35%蓝+35%绿+18%黄+12%红)、C(27%蓝+30%绿+22%黄+21%红))对AA肉鸡的生长、屠宰性能和抗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1日龄AA肉鸡,平均分配到4个光照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半),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周光照强度为20 lx,从第2周开始至试验结束为5 lx,间歇光照节律(14L:4D:2L:4D)。结果表明,B光源组1~2周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C和荧光灯组显著降低了15.05%、14.40%和20.47%(P0.05);C光源组3~5周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光源和荧光灯组降低了8.62%和9.39%(P0.05);且B光源组1~6周平均日增重与其他组相比有减小的趋势(P=0.06)。B光源组1~2周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低于和高于其他3组(P0.05)且1~6周的料重比与其他组相比有增大的趋势(P=0.09)。C光源组3~5周料重比显著高于B光源(P0.05)。荧光灯组腹脂重和脂带宽显著低于B和C光源组(P0.05);C光源组腿肌率显著高于A和B光源组(P0.05);A光源组SOD值和荧光灯组T-AOC值显著提高(P0.05)。C光源组H:L显著高于A和D光源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A光源和荧光灯均有利于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缓解肉鸡的应激反应。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肉鸡实际生产中可采用均衡型光谱组合LED灯更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9.
北京油鸡肉品质优良,但饲料转化率低.本试验旨在探讨鸡肉风味物质选择对北京油鸡的饲料转化率及生产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北京油鸡公鸡肌苷酸(5'-Inosinic Acid,IMP)上选系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双向选择系共510只,饲养8周,每周测定每个个体的采食量和体重,17周龄...  相似文献   
90.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维生素A(VA)添加水平对肉鸡和蛋鸡的生长性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的雌性蛋鸡和雌性肉鸡各270只,分别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含维生素A 0(对照)、4 000和20 000 IU/kg的日粮,饲养试验时间为84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A为0 IU/kg处理的肉鸡和蛋鸡的采食最显著高于添加维生素A的各处理(P<0.05);日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肉鸡和蛋鸡的免疫器官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的肉鸡和蛋鸡异嗜粒细胞/淋巴细胞(H/L)高于其他处理(P>0.05);肉鸡和蛋鸡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滴度和新城疫(ND)抗体滴度随着日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日粮添加4 000 IU/kg维生素A处理的肉鸡和蛋鸡钥孔戚血蓝蛋白(KLH)抗体滴度、白蛋白浓度和白介素-2(IL-2)的浓度最高.蛋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肉鸡(P<0.05);肉鸡和蛋鸡的其他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4 000 IU/kg维生素A能提高肉鸡和蛋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当添加水平达到20 000 IU/kg时,可对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产生不利影响.肉鸡和蛋鸡的主要免疫指标没有最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