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通过50%施保功对不同品种西瓜炭疽病的防效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50%施保功对不同品种西瓜炭疽病均有理想的防效,使用浓度1000~1500倍,连续喷施2~3次,其防治效果达73%以上;而且在不同西瓜品种上使用均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试验了10种不同浓度的农药防治黄灯笼辣椒桃蚜的效果。结果表明,25%蚜剑乳油(EC)、30%触击溃EC、90%快灵可溶性粉剂(WP)、1.8%阿维吡虫啉WP、5%阿达克WP、1.8%阿维菌素EC、40%乐斯本EC、3%啶虫眯EC、10%吡虫啉WP等药剂可有效防治黄灯笼辣椒桃蚜,且持效期长达10d以上,在实际生产中,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角质蛋白酶是一种多功能酶、通用裂解酶。为角质蛋白酶产生菌及其活性蛋白酶的挖掘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综述了角质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类、角质蛋白酶结构和降解机理、角质蛋白酶产生菌酶活比较、通过宏基因组筛选角质蛋白酶基因、在农业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17.
苎麻根腐线虫病是苎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导致苎麻败蔸及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该病害遍布我国苎麻产区。据我们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江西等省(区)麻区调查,三年以上麻园平均发病率达83.99%,病指48.94。发病中等的麻园减产20—30%;严重受害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茄果类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形态学、同工酶分析及mtDNA分析等鉴定方法对采自海南岛12个市县的14个茄果类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发现14个种群中,6个样本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2个样本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ii)和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的混合种群,另外6个样本为常见的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所有14个种群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数量跟南方根结线虫的种群数量相同,证明象耳豆根结线虫种群已得到进一步扩散,其对海南冬季瓜菜生产特别是茄果类蔬菜的危害日趋严重,应引起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5种药剂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二次施药后7 d,5种药剂处理中以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的防效最好,为65.47%,其次为53.8%可杀得(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800倍液,防效为56.45%;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和12%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1.60%,50.86%和50.20%。上述药剂在生产上可轮换使用,5 d 1次,连续2~3次。  相似文献   
20.
盛玉367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WX351为母本、WX298为父本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广适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山西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 a平均产量为10.499 t·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10.464 t·hm-2,比当地对照增产7.8%。介绍盛玉367选育方法、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