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6篇
  8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获得牦牛CTGF基因的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研究该基因在肾脏、心脏、肺脏、肝脏和臀肌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以类乌齐牦牛为研究对象,采取RT-PCR方法获得类乌齐牦牛CTGF基因CDS序列,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其5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牦牛CTGF基因含2个CpG岛,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050 bp(登录号:MT968972),可编码349个氨基酸,CTGF编码蛋白存在信号肽,为水溶性不稳定的表面蛋白,共存在21个磷酸化位点和7个糖基化位点,在内质网和微体(过氧物酶体)中分布较多,有3个完整的保守功能结构域.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TGF基因在类乌齐牦牛肾脏、心脏、肺脏、肝脏和臀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旨在为CTGF基因在调控牦牛肌肉生长发育方面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2.
太行山片麻岩地区微地形土层厚度特征及其植被生长阈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片麻岩山区不同微地形土层厚度的分异特征,明确植物生物量、平均高、盖度对土层厚度的响应规律,计算出各指标对应的土层厚度阈值,以期为片麻岩山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种微地形及原状坡的土层厚度、植物群落特征数据为基础,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影响片麻岩山区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因子,对比分析不同微地形及原状坡之间土层厚度的异质性,并运用拐点探测分析软件Change-point analyzer 2.3探讨不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指标对应的土层厚度阈值。【结果】由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土层厚度、微地形均影响了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和多样性的变化,而土层厚度是引起这种变化的首要因子;片麻岩山区土层浅薄,平均厚度15 cm,微地形的土层厚度多数高于原状坡,其中,U形沟、塌陷和巨石背阴的土层厚度最大(23.1,21.3和21.8 cm),显著高于其他微地形和原状坡(P0.05),坡顶、陡坎的土层厚度最小(4.2和7.9 cm);通过对土层厚度进行拐点探测分析,得出随着土层厚度的不断增加,植被生物量、平均高、盖度也逐渐增加,当土层厚度增加到12.5 cm时,生物量从201 g·m~(-2)跃迁到275 g·m~(-2),即当土层厚度小于阈值12.5 cm时,植被生物量增长缓慢,大于12.5 cm时则增长迅速;同理,当植物平均高从30 cm跃迁到40 cm时,土层厚度阈值为9.4 cm;当盖度从38%跃迁到51%时,土层厚度阈值为10.5 cm。【结论】片麻岩山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随着土层厚度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P0.05),表明土层厚度是限制片麻岩山区植被生长的重要因子。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掌握片麻岩山区土层厚度的空间异质性及阈值,优先在土层厚度大于10.5 cm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以点带面,最终实现整个片麻岩山区植被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3.
田间小气候是影响槟榔芋疫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用试验的方法对这一结果进行认证,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报道不同栽培措施下水稻田甲烷释放的特性和甲烷产生菌、甲烷氧化菌的数量、种类。结果表明,水稻田的甲烷释放,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成活期每天的释放量较少,随着生长逐渐增加,至分蘖期达到最高,随后又逐渐减少。长期淹水和高量氮肥或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明显地增加水稻田的甲烷释放量。产甲烷细菌的数量在干湿灌溉少氮处理的水稻田土壤中要少于其他各处理的土壤,其他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早稻上生长前期较后期低2—3个数量级,晚稻上生长中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略高于生长前期和后期。甲烷氧化菌数量在早稻生长期间从10 ̄(3-4)个/g干土增加到生长后期的10 ̄8个/g干土,在晚稻生长期间维持在10 ̄8个/g干土。产甲烷细菌的种类主要为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的种。甲烷氧化菌主要为杆状、能利用除甲烷外其他基质的兼性异养型甲基营养型细菌。  相似文献   
105.
螺旋霉素废渣(以下简称“废渣”)是制造螺旋霉素后所留下的固体残余物,内含微生物细胞、培养基降解物,以及微生物机体的代谢产物.含有机质和氮、磷养分丰富,据测定,干样中有机质为51.4%,全氮6.4%、全磷(P_2O_5)5.4%,其含氮量  相似文献   
106.
壳聚糖处理番茄、青椒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用两种分子量壳聚糖混合配制的保鲜液处理番茄、青椒,常温(5-15℃)下贮藏20d,果实腐烂指数、失水率明显养活;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Vc等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则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MDA含量减少,膜透性降低。壳聚糖添加钙盐或助剂的保鲜效果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7.
以36个黄麻野生种和栽培种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带型好、品种间带型差异明显、易于识别的34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84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25条,最后从中筛选出1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36个黄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特异的DNA指纹,可为黄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绘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茶树品种对美人茶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市场上,制作美人茶的常见品种有青心大冇、金萱、毛蟹、铁观音、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梅占等。为凝练福建省美人茶品质特征、调查美人茶的品种适制性,以从福建省主产区大田采集来的20份美人茶样品(8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美人茶感官品质分析、主要生化成分测定和香气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青心大冇(94.10分)、金萱(93.96分)、金观音(93.90分)、金牡丹(93.63分)感官审评的分值较高,其滋味甜醇、醇厚或醇爽,香气呈蜜香或花蜜香。生化成分测定显示,青心大冇可溶性糖(2.48%)、游离氨基酸(0.33 mg/g)、茶黄素(0.12%)、茶红素(0.72%)、茶褐素(1.24%)含量相对较高,均排在前三位。在感官审评结果的基础上,从以上样品中筛选出品质较好、不同品种加工的7个美人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的测定,共测得31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化合物3种,醇类化合物7种,酮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5种,萜烯类化合物7种,烷烃类化合物3种,其他化合物4种,这些香气成分共同组成美人茶独特的香气特征。其中,青心大冇美人茶所检测到的香气成分最多(25种),且香气成分总含量(430.43 ng/g)最高,与其他品种的美人茶相比,1-甲基-4-(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4.21 ng/g)、柠檬醛(7.01 ng/g)、苯甲醛(18.24 ng/g)、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150.23 ng/g)、β-罗勒烯(5.47 ng/g)含量最高,芳樟醇(30.60 ng/g)、水杨酸甲酯(15.02 ng/g)、香叶醇(66.69 ng/g)、苯乙醇(8.52 ng/g)含量均排在前三位。综合感官审评结果、生化成分分析和香气成分分析,青心大冇品种制作的美人茶品质最佳。该结果对生产实践中美人茶适制品种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平菇液体发酵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菇液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玉米粉3%,蛋白胨0.2%,维生素母液(500×)0.1%,KH2PO40.1%,MgSO40.05%;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6.8,振荡速率为140 r/min,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4 d。  相似文献   
110.
新产犊的母牛,一般食欲不佳,所采食的能量不足以补充维持和产奶的消耗,而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产犊后身体状况的恢复,产奶高峰的维持和产后第一次发情。已有资料表明,针对奶牛产后100天内能量不足的特点,添加过瘤胃脂肪添加剂能加速产犊后体况的恢复,增加产奶量,提高繁殖率。本试验采用西班牙诺里尔公司生产的“万力补”过瘤胃脂肪添加剂饲喂奶牛,观察产奶量,乳脂率及奶牛体重的变化,为该产品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万力补”过瘤胃脂肪添加剂〔许可证号:(2000)外饲准字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