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山羊小肠内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中胆碱能神经元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分布变化。结果显示:1)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含有丰富的AchE阳性神经元,神经元聚集成神经节,并由节间支连成网状。2)NOS(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肌间神经丛,神经元构成的神经节也连成网状;黏膜下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稀疏,散在分布。3)小肠肌间神经丛中,12月龄的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总数比15日龄的增加163%和137%,但阳性神经元密度降低39%(AchE)和40%(NOS)。4)比较各肠段,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在回肠中最高,但神经元总数以空肠最多。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中分布有丰富的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但黏膜下神经丛中胆碱能神经元多于NO能神经元;随着山羊小肠的发育,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密度却下降。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5-羟色胺(5-HT)增多是否通过影响肠黏膜屏障引起断奶仔鼠的腹泻,检测断奶腹泻仔鼠小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变化。采用21d刚断奶ICR仔鼠,分为6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应激腹泻组,番泻叶(0.4kg/L)按体重15mL/kg灌胃同时后肢束缚应激处理,第3组为氢溴酸西肽普兰(CH)对照组,用CH进行腹腔注射处理,第4组CH+腹泻组,CH药物处理4h后进行应激腹泻处理;第5组对氯苯丙氨酸(PCPA)对照组,PCPA腹腔注射;第6组PCPA+应激腹泻组,PCPA药物处理4h后进行应激腹泻处理。连续处理5日后处死小鼠,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测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由HE染色结果发现,应激腹泻组、CH+应激腹泻组和PCPA+应激腹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肠绒毛顶端出现充血,绒毛变短,裸露固有层等病理现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性腹泻组小鼠肠绒毛高度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别降低14.80%(P0.01),6.89%(P0.01)和19.31%(P0.01),隐窝深度分别升高14.09%(P0.01)、4.85%(P0.05)、11.53%(P0.01),故VH和CD的比值(V/C)降低:CH处理组与应激腹泻组小鼠变化趋势相同;而PCPA处理组则无明显变化。与应激腹泻小鼠相比,CH+应激腹泻组小鼠肠绒毛高度降低,尤其空肠显著降低11.18%(P0.01),隐窝深度升高,尤其十二指肠显著升高4.86%(P0.05),故V/C值也降低,而PCPA+应激腹泻组小鼠绒毛高度升高,分别为4.83%(P0.05),4.15%(P0.01),10.60%(P0.01),隐窝深度降低,分别为27.46%(P0.01)、19.21%(P0.01)、16.74%(P0.01),故V/C值升高。断奶腹泻仔鼠小肠黏膜机械屏障遭到破坏,而肠道内5-HT含量的升高也会使断奶仔鼠出现腹泻现象,同时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因此5-HT升高可能通过损伤断奶仔鼠小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从而引发腹泻。  相似文献   
43.
单色光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分别采用红(660 nm)、绿(560 nm)、蓝(480 nm)3种发光二级管(处理组)和白炽灯(400~770 nm)(对照组),对180羽海兰褐蛋鸡进行人工照明,每组45羽,光强度均为15 lx,光照时间为16 h,试验期为19~52周龄。结果表明:19~36周龄,蓝光组产蛋率(86.8±0.5)%显著高于其它光照组(P<0.05),其日产蛋量最高(47.7±0.34)g,料蛋比(2.75±0.07)最低,后两者与红光和绿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7~52周龄,红光组产蛋率显著高于蓝光和绿光组(P<0.05),白光组日产蛋量(59.0±0.74)g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其料蛋比(2.1±0.04)最低。19~36周龄,各组破蛋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白光组软蛋率(1.3±0.3)%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在37~52周龄,各组破蛋率和软蛋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15 lx光强度下,试验前期(19~36周龄)选用蓝光照明,后期(37~52周龄)改为白炽灯,可以显著提高产蛋量和饲料转换率。  相似文献   
44.
试验采用红(660nm)、绿(560nm)、蓝(480nm)3种发光二极管(处理组)和白炽灯(400~700nm)(对照组),对180羽海兰褐蛋鸡进行人工光照,研究了单色光对蛋重、蛋形指数、蛋长径、短径和蛋壳质量的影响。试验期为19~52周,光强度均为15lx,光照时间为16h。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白光组蛋重最高(61.1g),红光组最低(59.2g),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38~52周龄,蓝光组蛋长径显著小于其他组,而其短径显著(P<0.05)小于白光组,另外,红光组蛋短径极显著(P<0.01)小于其他组;19~37周龄,绿光组蛋形指数(1.303)显著大于其他组,而38~52周龄,红光组蛋形指数(1.343)极显著(P<0.01)大于其他组;21~45周龄,绿光组蛋壳强度(3.54kg/cm2)极显著(P<0.01)高于白光和蓝光组而绿光组蛋壳厚度(0.368mm)显著(P<0.05)大于其他组;蓝光组蛋壳颜色值(31.6)显著(P<0.05)小于白光组(33.1)。结果提示:蓝光使蛋长、径变短而红光使蛋短径变短,从而使蓝光和红光组蛋重随产蛋周龄而增长的趋势小于白光和绿光组。单色光可影响蛋壳质量,其中绿光组的蛋壳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5.
不同黄芩成分对孕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孕5~7d小鼠皮下注射0.075mg溴隐亭建立流产模型,于怀孕1~7d分别灌服蒸馏水、黄芩煎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至怀孕10d宰杀。结果显示,血清中IFN-γ含量,以黄芩煎剂组为最低,子宫匀浆中IFN-γ含量,以黄芩苷组为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孕酮含量在血清及子宫匀浆中均以黄芩苷组为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IL-10含量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黄芩成分对母体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中黄芩苷可降低Th1型细胞因子含量,提高孕酮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4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已成为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主要从GnRH 的结构、类型、分布、信号传导、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4和6月龄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小肠各段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4月龄到6月龄犊牛空肠肌间神经节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与十二指肠和回肠相比变化较大;4月龄以空肠的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核质比(为0.16)最小,回肠与空肠的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与十二指肠的核质比差异显著(P〈0.05),6月龄空肠的核质比(为0.25)最大,但小肠各段的核质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犊牛小肠各段肌问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核质比的发育变化可能与其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8.
奶牛乳腺肥大细胞免疫形态学的增龄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研究不同年龄奶牛乳腺肥大细胞分布特点的增龄性变化,并用Alcian bluc-safranin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青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少,中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增多,有趣的是,老年奶牛乳腺肥大的数量更多,AB-S染色显示,各年龄奶牛乳腺中只有黏膜型肥大细胞。结果表明:奶牛乳腺肥大细胞数量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但肥大细胞的类型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9.
基因对雄性生殖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殖细胞凋亡是维持精子正常发生及导致少精或无精的重要因素,生精异常是诱发男性不育、生殖系统肿瘤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生殖细胞凋亡受多种因素控制,从基因水平研究雄性生殖细胞凋亡的过程将有助于揭示各种因素相互间作用的关系.作者就近些年对一些基因如Bc1-2基因家族、p53抑癌基因、Fas/FasL系统等在雄性生殖细胞凋亡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殖细胞凋亡的机理,为相关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乳腺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现今生物学领域备爱关注的焦点。探索和研究乳腺免疫调节机制将有助于加快乳腺生物反应器产业化进展,作者综述了乳腺免疫特点、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细胞与效应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