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动物支原体相关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支原体可引起肺炎、关节炎、乳腺炎等一系列重要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亚单位疫苗具有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是支原体疫苗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重要动物支原体相关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动物支原体病亚单位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33.
为探索SPF鸡胚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绵羊肺炎支原体(108、109、1010 ccu/mL)经由卵黄囊和尿囊腔两个部位接种7日龄SPF鸡胚,通过统计鸡胚死亡情况和不同鸡胚组织样品中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PCR检测和支原体分离鉴定),确定绵羊肺炎支原体鸡胚感染方式、感染剂量和最佳分离部位,再用3株不同来源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感染鸡胚,观察其对鸡胚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鸡胚最佳接种途径为卵黄囊接种,感染剂量为109 ccu/mL、0.2 mL/只,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液。3株支原体均能感染和致死鸡胚,并均能从卵黄液中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但对鸡胚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FL3株致鸡胚死亡率为45%,略高于MoGH3-3株(40%),二者均高于A3株(2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L3株鸡胚检测阳率为100%,高于MoGH3-3株(85%)及A3株(90%),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本试验初步确定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和致死SPF鸡胚,不同分离株对SPF鸡胚致病力有差异,表明SPF鸡胚可作为下一步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候选,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性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
根据天津蓟县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对蓟县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对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应用等进行了浅述。此系统的建设实现,是对全国县级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进行的一次新尝试。  相似文献   
35.
36.
贵刊2000年3期27页论坛栏目刊登了苏建新同志《浅谈尿素……利与弊》一文,文中称“公畜在母畜发情期,因吻母畜的外生殖器,母畜撒尿时经常喝上尿液,尿液中的尿素能通过口腔、食道、胃和小肠等直接吸收到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因此喝了母畜尿的公畜肉有很浓的尿臊味”。“牛羊吃进去的尿素在口腔、食道、胃和小肠内随时都能直接吸收进入牛羊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造成尿臊肉和尿臊脂肪,这是尿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弊”。“现在牛羊肉被尿素污染已成为肉食品一大问题”。笔者对上述论点有不同看法,特与苏建新同志商榷。首先,公畜肉的特…  相似文献   
37.
<正> 1 尽量选用质量好的进口SPF(无菌)疫苗。国产疫苗质量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应根据生产厂家规模及以往使用效果、价格等综合考虑。用前要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失空。已过有效期或者真空包装被破坏的疫苗不能使用。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冻融,还应尽量选择小包装疫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感染状况,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为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陕西关中地区14个发生多发性关节炎和浆膜炎的猪场采集30份病料,分离细菌,通过其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及生化试验和PCR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用Blast软件对分离株的16S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几种常见药物的敏感性检测。通过3种限制性内切酶TaqⅠ、AvaⅠ、AfaⅠ,对已被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的转铁结合蛋白A编码基因(tb-pA)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得到了5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经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及序列同源性比对,将其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PCR-RFLP分型结果表明,从5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共得到了4种基因型,分别为EBC、BBJ、EBJ、EAD。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均较强,且不同分离株对同一药物敏感性不同。【结论】副猪嗜血杆菌病在陕西关中地区猪群中流行比较严重,其基因型较多且与其他地域的菌株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在秦岭地区野生鸟群中的流行情况,在秦岭地区采集健康野鸟咽喉、泄殖腔拭子各252份,进行NDV的分离、鉴定,并对NDV分离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5株野鸟源NDV,其致病指数MDT、ICPI和IVPI分别为60.0~76.8h、0.900~1.261、0.41~0.81;对F基因(47~420bp)进行遗传进化分析,5株分离株均属于基因VIb型,F蛋白裂解位点为112 RRQKRF117;HN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99.8%,与鸽源基因VI型NDV相似性为91.4%~98.0%,与LaSota、F48E9相似性分别为87.1%~87.4%、89.0%~89.3%。上述结果表明,基因VIb型NDV在秦岭地区健康野生鸟类中流行,可能源于鸽源NDV,并具有强毒力的分子特征,但对鸡的表现为中等致病力,说明野鸟NDV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40.
建立一种检测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RHDV陕西分离株VP60基因进行原核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以纯化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VP60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产物约为42.34 ku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优化的ELISA最佳工作条件为:重组抗原包被浓度2.9μg/mL,37℃2 h后4℃过夜,1%BSA 37℃封闭2 h,待检血清37℃孵育1 h,酶标抗体1∶10 000稀释,37℃作用1 h,37℃显色5 min,临界值为0.340;建立的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敏感性高;临床检测180份样品,与血凝抑制试验的符合率为74.1%,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4.8%。该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的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