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Ⅱ优153是宁德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宁恢153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产量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并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Ⅱ优153的主要特征特性及作晚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2.
三年来,通过征集亲本,对水稻核不育材料在宁德地区时育性转换进行了观察,探讨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利用的可行性及前景;同时通过杂交配组把光敏核不育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上,选育新的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利用现行的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W6154S等)开展品种  相似文献   
23.
特优 4 2 0系宁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广亲和恢复系亚恢 4 2 0与龙特甫A配组而成的亚种间中晚稻新组合。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在生产上表现高产、稳产、抗病、受到农民的欢迎。现就福建省连江官坂军垦农场、福鼎、福安、海南省藤桥镇等地连续 4a的制种实践 ,总结其制种技术 :1 亚恢 4 2 0特征特性亚恢 4 2 0是用明恢 76/Varylara 132 1杂交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 ,株高 95cm左右、株形紧凑适中叶色浓绿 ,叶以厚挺呈爪状、与茎秆夹角小 ,茎秆坚韧 ,富有弹性 ,分蘖中等 ,成穗率高 ,后期转色好 ,平均每穗…  相似文献   
24.
25.
培矮64S在宁德市制种及再生繁殖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农科所自选的恢复系DR108,其穗大、主穗平均525.3粒,秆粗、壁厚1.92mm,株型较散、与培矮64S的株型相比有很强的互补性,杂交测配F1代表现较好的杂种优势。2007年宁德市农科所引进培矮64S,与自选恢复系DR108、DR196、DR162等进行配组试制。现将制种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特优 4 2 0在福建省已获得较大面积推广 ,为了探讨其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氮肥施用技术 ,进行了密肥试验。结果表明 :在中等肥力的稻田条件下 ,适宜的栽植密度为 2 0cm× 2 0cm ,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纯N15 3kg/6 6 7m2 ,基、蘖、穗、粒肥的氮肥分配比例为 2∶3∶1∶0 6 5,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宜重施促蘖肥 ,补施粒肥  相似文献   
27.
28.
对宁94A 0385A两个不育系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宁94A的播始期较对照T78A提早2~3d,0385A较对照延长4~5d,同时也表明两个不育系均可保持高度不育,且在一些开花特性上表现出各自的优势:0385A日开花高峰明显,且较宁94A提前1h左右,同时0385A的单株开花历期较宁94A长3~5d,主穗开花天数长1~2d。宁94A柱头外露率为39.25%低于0385A,但其柱头存活时间长在第7d仍有5.41%的结实率,且下降速度慢。  相似文献   
29.
利用明恢76与Warg lowa配组选育而成的亚恢420,经测定为广亲和恢复系,亚恢420与珍讪97A,龙特甫A,1356S等配组的组合表现大穗多粒,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具有较强的营养优势和经济优势;经三年来多点试种示范平均产量481.48公斤/亩,比对照汕优63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30.
Ⅱ优153是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和自主选育的恢复系宁恢153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Ⅱ优153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