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Saccharum L.属的分类,经历了较大的变化。现在受到普遍接受的是Brandes(1958)的分类方法。他把SaccharumL.属分为6个种。本文讨论该属分类的历史衍变过程,各个种的形态特征、遗传特点、及对甘蔗育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2.
甘蔗15个家系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模式的分析表明,有性世代除丛有效茎数外,其他性状的群体均值低于无性世代,而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多超过无性世代.显示出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蔗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效应.世代间性状表现的重演能力,以株高和锤度最强,茎径、丛有效茎数和丛重稍弱,锤重最弱.根据2个世代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重演能力,CP72-1210×崖84-153和新台糖1号×崖71-374被认为是理想的高糖组合;崖79-222×崖84-153和粤农73-204×科5是理想的高产组合.针对这些组合的性状遗传变异特点,采用相适应的选择策略,有可能筛选出符合甘蔗育咱目标的高产高糖无性系.  相似文献   
93.
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食糖生产的概况;通过对糖料基地建设规模、内容、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总结"八五"、"九五"以来基地建设对我国糖业发展的贡献和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设置原则、建设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未来糖料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4.
甘蔗苗期低温胁迫对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调制仪研究低温胁迫(5±2)℃对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蔗叶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Fv/Fm、Fv/Fo、DCPIP光还原活性、量子产量(Y)和Rfd值降低,说明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均受到抑制,不抗寒品种如MT70-611抑制程度明显高于抗寒品种如FA81-745;研究还表明,低温胁迫下荧光粹灭减慢,光化学碎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降低,说明低温胁迫也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碳同化.MDA含量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不抗寒品种的MDA含量增幅高于抗寒品种.并讨论了低温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及利用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鉴定甘蔗抗寒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荧光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甘蔗耐旱性关系。应用干旱胁迫下蔗叶活性氧代谢变化等耐旱鉴定指标鉴定参试品种的相对耐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生长受抑制,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体DCIP光还原活性下降,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提高;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Fv/Fo、T1/2均明显降低,表明干旱胁迫使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光合量子产额(Yield)及其潜在活性(Fds/Fs)降低,说明干旱胁迫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和二氧化碳同化过程。上述荧光参数的受抑程度因品种抗逆性能而异,不抗旱品种降幅明显高于抗旱品种。最后讨论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甘蔗抗旱育种及抗旱鉴定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
甘蔗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光温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田间和盆栽正常生长条件下,C4植物甘蔗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明显地不同于C3植物甘薯.甘薯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中午Pn的明显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限制引起;而甘蔗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甘蔗Pn变化受到光温条件的强烈影响,强光有利于Pn提高,弱光下其Pn略低于甘薯,温度过高(>40℃)或过低(<15℃)明显地抑制甘蔗光合作用.还分析了引起Pn变化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97.
采用NCⅡ交配设计,估算了甘蔗5个外引品种和4个自育亲本无性系8种形态和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加性遗传方差对形态特征起着重要作用,而非加性遗传对品质性状的作用更重要.按一般配合力效应评价亲本品种,认为“ROC1”、CP57-614、CP72-1210、崖84-153和崖73-512是大多数形态和品质性状的最好配合者.根据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20个杂交组合中,“ROC1”×崖73-512、“ROC1”×崖71-374、CP57-614×川57-416、CP57-614×崖73-512、CP65-357×崖71-374、CP65-357×崖84-153、CP67-412×川57-416和CP72-1210×崖84-153被认为是较佳的组合,结果说明要扩大这些优良组合后代的种植,以提高选择优良品种的机会  相似文献   
98.
对甘蔗组培绿苗分化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的主分量分析表明,不同培养基或不同品种供体下的第一主分量均为中性氨基酸,贡献率达40%—66%,并且中性氨基酸处于转化状态比处于积累状态对绿苗分化更为有利。而第一、二主分量共同表明丙氨酸—丝氨酸族、天冬氨酸族和谷氨酸族的效应较为重要,但在不同培养基中所起的效应有所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各类氨基酸对于不同培养基和不同供体对绿苗分化所起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不尽相同。而同一品种在同一培养基分化过程中对绿苗分化率、核酸及蛋白质含量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很相似的,相似程度越大,绿苗分化率越高。本试验在MS培养基分化过程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是甘氨酸和蛋氮酸,而在N_6培养基中的是赖氨酸,苏氨酸和亮氨酸。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 12个甘蔗基因型叶片中的酸性磷酸酶、淀粉酶、酸性转化酶等 7种酶活性变化对蔗糖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叶片中酸性磷酸酶以及中性转化酶活性与甘蔗蔗糖分的高低呈显著正相关 ,淀粉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则与此相反 .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蔗糖分高低与前期酸性磷酸酶、淀粉酶、转化酶活性关系密切 ,而成熟期除了酸性磷酸酶起主要作用外 ,转化酶是影响甘蔗蔗糖分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00.
水分胁迫下斑茅3个逆境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实时PC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斑茅3个关键逆境适应相关基因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机制。【方法】已克隆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甜菜碱脱氢酶3个基因和内参基因的基础上,应用定量PCR技术,对这3个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斑茅的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甜菜碱脱氢酶基因表达在初期均受抑制,后期表达持续上调,但甜菜碱脱氢酶基因受水分诱导表达较前两个基因明显。【结论】这可能暗示着在斑茅中,脯胺酸和甜菜碱的合成受水分胁迫诱导,而甜菜碱的合成相对脯胺酸和多胺受水分胁迫诱导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为斑茅抗旱的分子机制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