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丰花6号系山东省农业大学农学院以(缅甸花生×白沙1016)F1种子经60C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选育而成. 200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36号.  相似文献   
22.
<正>东花6号(DH-6)是江苏省东海县农科所以东花4号为父本,农科所03-8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其特点是优质高产抗涝,2007-  相似文献   
23.
以某款增程式电动车为研究样车,根据整车设计的动力性能目标,对增程器、驱动电机、蓄电池以及传动比等参数进行选择。设计发动机二工作点控制算法,建立整车控制策略Matlab/simulink模型。基于AVL-Cruise软件建立整车模型,与Matlab/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匹配的参数以及控制策略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4.
花生新品种东花3号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花3号系江苏省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6年育成,1999年通过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该品种果型中等,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针对其特征特性,与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配套组装,形成该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5.
丰花6号系山东省农业大学农学院以(缅甸花生×白沙1016)F1种子经60C 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36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熟直立小花生,生育期129d;株型紧凑,疏枝型,连续开花,主茎高35.5cm,侧枝长40cm,总分支8条;单株结果16个,单株生产力17g。荚果普通型,籽粒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淡黄色,百果重180.3g,百仁重76.4g,千克果数753个,千克仁数1632个,出米率74.4%。区域试验田间调查:抗病、抗旱、耐涝性中等。2003年取样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中心(济南)测定品质(干基…  相似文献   
26.
秸秆还田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分析了秸秆还田的优点,总结了秸秆还田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介绍了不同秸秆还田的操作技术,以期指导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7.
大豆新品种苏豆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豆9号是江苏省东海县农科所2008年育成的一个夏大豆新品种,2008—201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2011年参加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4。其特点是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及周边大豆主产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8.
苏豆九号新品种选育及其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29.
小麦新品种明麦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来源原名"明天07112",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淮麦17/鲁麦14,于2007年育成,属弱春性中熟小麦品种。于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105。二、特征特性该品种表现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一般,成穗数中等。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穗层较厚,熟相好,纺锤型穗,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硬质。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24.1天,比对照偃展  相似文献   
30.
连作障碍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设施鲜切花由于长期采用温室栽培,重茬病害越来越严重,导致鲜切花质量下降或达不到销售标准,造成花农经济损失严重、甚至绝产。针对鲜切花连作障碍问题,通过新型生物药剂引进、试验与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退化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以及新技术的示范培训,为克服设施鲜切花连作障碍提供新的途径与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