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小麦叶色的光照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为更好的将其应用到虚拟作物中,用RGB系统表示叶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光照技术,将太阳光分为环境光、漫射光和镜面光3部分,分别研究了这3部分光对叶色的影响,并根据颜色和太阳光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小麦叶片颜色的识别模型。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2.
小麦精密播种技术在我国已推广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小麦精密播种机作为这一技术的关键设备,却始终停留在机械式半精量播种机的水平。生产实际中的小麦精密播种仅仅是一种减少了播种量的细条播,缺苗断垄现象较为严重,存在疙瘩苗,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密播种,即单粒精密播种。 由于小麦种子形态的特殊性,采用机械式排种器结构来实现小麦单粒精密播种是非常困难的,国内的许多科研院校都进行过各种试验研究,但是都因存在各种问题而没有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对组合吸孔式排种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研制了2BQXJ-12型小麦精密播种机,并进行了实验室和田  相似文献   
43.
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麦田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试验于2 0 0 2 2 0 0 3年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完成,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够增强灌溉水的入渗能力。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秸秆覆盖减少深层底墒水(SMBS)的消耗。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的耗水强度,返青后,覆盖处理冬小麦的耗水强度大于不覆盖处理。在播种到返青期间,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平均少蒸散5 2 2 5mm。返青后,覆盖处理的阶段耗水量大于不覆盖处理,但覆盖与不覆盖处理间的总耗水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4.
山东省高效立体种植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内首次提出立体种植理论模式的概念,意义在于可将生产中纷杂的间套复种类型和方式通过理论模式给予归纳和提高,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和应用推广,便于不同地区相互交流和因地制宜参考借鉴。文内还对山东省的小麦套种粮油、以粮为主间套复种菜瓜油饲、以棉花为主间套复种粮菜瓜、以菜瓜为主间套复种粮棉作物等高效立体种植类型进行了理论模式的分析,介绍了典型。  相似文献   
45.
在池栽遮雨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措施对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的供应、转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明显改善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的供应及转化。土壤干旱使叶面积指数降低,叶面积持续期缩短,旗叶光合速率及SPS活性下降,光合产物供应不足;同时籽粒中SS、ADPG-PPase、SSS和GBSS活性明显下降,特别是在灌浆中后期更  相似文献   
46.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造成农业专家一般对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十分陌生,知识工程师对于农业知识知之更少,使得开发农业专家系统十分困难。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出现,使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农业专家无需掌握过多的编程知识就能建造性能良好的专家系统,而知识工程师只需研制开发平台,并根据领域使用要求,修改完善平台,无需掌握领域知识,两者相得益彰。在此,综述了近几十年国内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发展趋势,为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在中国农业信息化中更好地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不同沟麦种植方式热量平衡及气象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利用晴天条件下的实测资料,对沟麦和畦麦( 对照) 的热量平衡及气象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热量平衡:(1) 农田净辐射、湍流热通量沟麦和对照相差不大;(2) 土壤热通量比对照增加48 % ~129 % ;(3) 蒸发耗热量减小2 % ~7 % 。气象效应:(1) 沟麦种植的沟温、垄温具有与畦麦不同的温度效应;(2) 田间蒸发量比对照减小3 % ~11 % 。  相似文献   
48.
针对夏秋高产高效小麦精播技术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小麦栽培农技措施与机械化相脱节的矛盾,研制了2BF-6型高产小麦精量播种机。该机可与8kW~18kW的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可完成起垄、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等多项作业,生产率高,间套作业通用性强,达到了小麦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表明,鲁西北地区主要作物种植方式适宜种植的生态区域顺序为高坡地>河滩高地>平、窪坡地>背河槽状窪地,在前者区域上种植作物,可比在后者区域上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各种作物中,小麦、棉花高产、稳产,对地形类型和土质适应性强,应扩大种植面积,突出其优势。小麦——玉米两熟方式产量高而不稳,但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广.小麦——谷子产量虽略低,但稳定性较强,在土质较重的土壤上纯收入高于土质较轻的土壤。小麦——大豆在河滩高地的产量高,纯收入也高,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50.
小麦间作菠菜的边际效应与基施氮肥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中设置65cm的空带,采用间作菠菜和不种作物(CK)2种方式并施15N肥料,种小麦处施尿素,研究小麦的边际效应和N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CK处理的边行小麦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间作菠菜后边行优势减小,但间作小麦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边行优势的形成与小麦植株吸收N素密切相关。在小麦、菠菜共生期间,边行小麦的N素营养变劣,菠菜收获后,边行小麦比内行吸收了较多的N素尤其是基施N肥。小麦间作菠菜比CK处理,基肥N利用率提高,土壤残留量降低,损失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