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盘活现代教育新理念 实现本科教育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为我国教育工作实现由转变理念到开展行动的跨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政策保障。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盘活现代教育理念,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教学观;通过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创新管理制度,实现本科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2.
冬小麦群体不同分布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冬小麦群体分布方式的调节,研究了冬小麦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变化趋势随土壤层次增深而增加,A与B处理(行株距分别为7 cm×7 cm和14 cm×3.5 cm)在0~90 cm层次与其它处理的差异幅度较大,而100~120 cm土层差异幅度较小。从4种灌溉处理的土壤水分纵深分布比较来看,在不灌溉条件下,A与B处理能够充分利用冬小麦田深层土壤水分,在灌溉条件下,B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其它处理,有利于提高浅层土壤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53.
夏大豆群体内植株分布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于2007—2008年进行, 在相同密度下,设置5种处理,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 cm×18 cm,B:27 cm×12 cm,C:36 cm×9 cm,D:45 cm×7.2 cm,E:54 cm×6 cm,研究其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叶面积指数分别高出E处理30%、25%,差异显著;A、B处理干物质总量分别高于E处理20%、19%,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C处理分枝豆荚重量和总豆荚重量显著高于E处理,D、E间无显著差异;A、B处理产量分别高于E处理11%、10%,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植株分布均匀性变差使群体内部对资源的利用产生激烈竞争,降低了群体叶面积指数,从而使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分配比例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确定的种植密度下较均匀的植株分布能够使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合理,形成较高经济产量。由于A、B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B处理方便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栽培管理,所以,本文推荐B处理为大田生产的最优群体。  相似文献   
54.
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通过设计不同的灌溉处理,从叶片水平、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3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的变化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叶片水平WUE或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 TE)是群体蒸散效率基础;气孔运动机制及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差异是叶片水平WUE的生理基础;而产量水平WUE是群体蒸散效率与收获指数共同决定的。随耗水量的增加,叶片光合速率、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都呈二次曲线增长趋势,结果使叶片水平WUE  相似文献   
55.
白首乌氮、磷、钾积累分配特点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白首乌的干物质积累与植株氮、磷、钾积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白首乌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植株氮、磷、钾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首乌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氮、磷、钾积累总量及养分平衡指数(NBI)的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不同时期白首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在移栽后60.d内对氮、磷、钾的吸收较少,仅占全部吸收量的16.8%、14.4%1、5.6%;移栽后601~20.d吸收量迅速增加,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部吸收量的68.7%5、2.3%、58.2%;移栽120.d之后又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植株对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8∶1.5。  相似文献   
56.
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新疆灰漠土不同施肥制度的12年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N、NP、NK、NPK处理小麦某些品质指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长期不施氮肥(PK处理),小麦子粒的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中的多数指标明显低于CK和长期施用氮肥的处理,灰分含量增加;有机无机常量配施(NPK+M)小麦面粉与面团品质中的多数指标优于单施无机肥(N、NP、NK、PK、NPK)和CK处理。与CK相比,秸秆还田(NPK+S)处理的小麦千粒重、面团抗延伸性略有提高,其它品质指标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中,N、P、K化肥与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对培肥土壤、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以冬小麦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和灌溉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和大小行种植均能显著提高初始荧光产量(Fo),增加最大荧光产量(Fm)及Fv/Fm;灌溉能明显影响Fo、Fm及Fv/Fm,Fo和Fm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逐渐减小;灌溉减小了种植方式之间Fv/Fm的差距。相关分析表明,调整冬小麦种植方式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灌水量有利于增加穗数,且种植方式与灌溉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本试验条件下,以沟播栽培、135mm的灌水量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8.
农学专业暑期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加强实习场所建设,调整本科三年级农学专业教学实习的时间,暑期的在校内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农作物重要生长季节的和田间丰富的教学实习现场进行教学实习,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覆盖与灌溉条件下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于2002-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相结合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重要作用。不覆盖农田中,灌溉可降低有机质含量。而覆盖农田中,这种降低作用不显著。在冬小麦生育期间,灌溉可使碱解氮的含量下降.覆盖处理下降的程度更大。秸秆覆蓝可明显提高速效磷的含量,灌溉可使其含量进一步增加。秸秆覆盖可明显提高耕层内速效钾的含量,夏玉米生育期间.灌溉处理速效钾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60.
垄沟耕作条件下滴灌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滴灌与垄沟耕作条件下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滴灌对0~60cm土壤水分含量影响比较明显,由于受土壤蒸发和作物根系吸收水分的影响,0~30cm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内变化最为剧烈,其次是30~60cm层次的土壤,90~120cm层次的土壤整个生育时期水分含量最为稳定。灌溉后土壤水分0~120cm土层中呈现“Z”型分布,且与垄作相比,灌溉对沟播处理各层次的影响更大。另外,通过对不同生育时期各个层次土壤水分含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冬小麦的灌浆期是其活跃的耗水期,其次是抽穗期。不灌溉处理的耗水深度主要集中在土壤下层,灌溉处理的耗水程度变化较复杂。与畦播处理相比较(见讨论部分),灌溉后沟播处理土壤水分上升最明显,垄作处理次之,畦播最小。灌溉一周后畦播土壤水分下降最快,垄作次之,沟播最小。而就灌溉后土壤水分运动而言,垄作与沟播处理快于畦播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