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探索春季不同追肥策略对稻茬晚播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为淮北地区稻茬晚播麦科学追肥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淮麦33为材料,采用大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返青期、拔节期一次追肥和在返青期+拔节期、拔节期+叶龄余数1.5期2次追肥4种追肥方式对稻茬晚播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时间和次数主要影响小麦的成穗数和粒重,在返青期+拔节期2次追肥的方式小麦群体结构合理,成穗率高,产量结构协调,单产最高达8083.5 kg/hm~2。  相似文献   
102.
<正>佝偻病是仔猪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骨组织发育不良的一种疾病,大多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钙所引起。笔者运用维丁胶性钙和地塞米松合同治疗仔猪300余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3.
对国家棉花产业政策调整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4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并在新疆启动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政策,棉花产业面临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这一国家政策的调整对全国棉花生产以及棉业各方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以典型的柱形蔬菜为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热质传递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对该模型加以验证。针对真空室内的压力、相对湿度变化,蔬菜自身温度和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进一步将模拟状况与试验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柱形蔬菜冷却速度和质量损失程度。根据实验现象及统计的数据对试验过程参数变化的机理及出现的实际与理论的偏差可能性原因进行了分析,热质传导的数学模型对蔬菜真空预冷的理论研究有参考价值,为真空预冷在果蔬上更广阔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以果胶得率为分析指标,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百香果干果皮果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百香果皮果胶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0 mL/g,pH 2.0,温度50 ℃,水浴60 min,超声功率50 W、微波功率600 W、超声-微波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可达(12.14±0.06)%。超声-微波协同法的提取效果与单独水提、超声、微波法的相比,得率分别提高了47.33%、34.74%和23.50%,3种提取方法的酯化度均≥50%,其说明百香果皮果胶属于高甲氧基果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百香果皮细胞壁在超声-微波协同作用下破碎更为彻底,利于果胶溶出。  相似文献   
107.
为促进发酵全株青绿玉米的应用,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其在全价饲料中的添加量以及加水量、次粉添加量、制粒机模孔直径对全株青绿玉米颗粒料的制粒温度、颗粒硬度、含粉率、水分含量4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加水量和模孔直径极显著影响制粒温度和颗粒硬度(P0.01),模孔直径和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为主要因素,次粉添加量为次要因素;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和模孔直径极显著影响含粉率(P0.01);全株青绿玉米添加量和加水量极显著影响颗粒料的水分含量(P0.01);全株青绿玉米低温制粒的制粒温度与颗粒硬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含粉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认为:控制全株青绿玉米的添加量和模孔直径有助于降低制粒温度;全株青绿玉米颗粒硬度与其水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含粉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动态变化情况,以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槟榔籽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真菌rRNA基因ITS1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未入苏发籽、入苏发籽、洗籽、烤籽、上胶籽、去芯籽、点卤籽和成品籽8类共24个样品的真菌归类为9个门,31个纲,84个目,164个科,226个属的52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优势菌属包括Aspergillus(曲霉属)、Cladosporium(枝孢属)、Candida(假丝酵母属)、Lecanicillium(蜡蚧属)、Simplicillium(拟青霉属)、Penicillium(青霉属)、Tuber(块菌属)、CyberlindneraRhodotorula(红酵母属)、Cutaneotrichosporon、unidentified Saccharomycetales_fam_Incertae_sedis(未鉴定出的发菌)、unidentified Saccharomycetales(未鉴定出的酵母)和unidentified Malasseziales(未鉴定出的马拉色菌),其中槟榔内生菌Aspergillus为整个加工过程中的绝对优势真菌,相对丰度达66.70%~97.67%,其余优势真菌在不同槟榔加工过程中差异较大。多样性分析表明,未入苏发籽、洗籽、烤籽和点卤籽真菌组成结构较为相似,入苏发籽、上胶籽、去芯籽和成品籽真菌组成结构差异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槟榔加工过程中真菌丰富度差异不大但多样性差异明显,其中成品籽真菌多样性较其他组真菌组成结构差异最大。本研究为后续食用槟榔防霉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9.
采用野外定点观察、抽样调查和室内实验测定等方法,对辽东地区油松落针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油松落针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特点明显,每年5~7月针叶枯黄脱落,8~10月针叶上出现明显的无性和有性子实体,该病原菌的侵染循环周期为1年;油松落针病的发生与坡向关系不明显,与坡位有明显关系,坡下腹发病较重;人工纯林病害的发生程度最重,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的发病程度较轻;林分密度越大发病越重,郁闭度越大发生越重;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着病情加重而减少,其中速效氮表现最明显;全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与病害发生关系不紧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因及其蛋白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受孕3-7 d的小鼠子宫内膜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以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①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未孕小鼠均显著增加,且表达量从着床前期到着床后期逐渐增强,其中d6、d7表达最强,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MP10基因和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结论:MMP10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侵袭,参与着床中子宫内膜的蜕膜化过程以及胚胎的早期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