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2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2篇
  21篇
综合类   25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1.
【目的】开展气传花粉浓度与植被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归纳总结不同花粉浓度阈值下植被空间结构,将其应用于植物群落设计及提升过程中,为北京市城市绿地设计、建造及改造提供数据支撑,对城市绿地空间环境的营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方法】研究应用Durham花粉采集器于2021年04月03日-04月09日对北京市内92个采样点的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通过CART决策树算法对不同花粉浓度的植被空间进行分类,最终归纳总结出高、中、低3个花粉浓度阈值所对应的植被空间结构模式图。【结果】(1)乔木盖度是区别不同植被空间花粉浓度的主要控制指标,其与花粉浓度的关系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呈现一定波动性。当0.698<乔木盖度≤0.777时,花粉浓度最小,预测值为74粒/(103 mm2);当乔木盖度>0.777时,花粉浓度最大,预测值为285粒/(103 mm2);当0.600<乔木盖度≤0.698时,花粉浓度预测值为207粒/(103 <...  相似文献   
612.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几年在国内外受到普遍关注,但是大多研究都集中在水域生态系统方面,对陆地生态中微塑料的环境行为研究甚少,尤其是对作物毒性效应的研究鲜有报道。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粒径(500、1000 μm)、不同浓度(1%、5%)的聚乙烯微塑料暴露下大豆生长和生理状况,以探究微塑料对大豆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两茬种植中,微塑料暴露下大豆出苗率比对照处理降低了7.69%~64.91%,大粒径微塑料(1000 μm)对大豆出苗率的影响更显著,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对出苗率的抑制作用增强,而小粒径微塑料(500 μm)对株高和鲜重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说明微塑料对大豆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微塑料明显抑制大豆地上部蛋白质的合成,其中500 μm的微塑料对大豆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更大,相较于对照均降低了50%以上。而微塑料对大豆体内纤维素的含量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微塑料同样会影响大豆体内养分的吸收和累积。两茬种植中,添加微塑料会抑制大豆体内氮的吸收累积(抑制率为2.75%~29.55%),但会促进大豆体内磷的吸收和累积,且促进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大而增强,添加微塑料对大豆体内钾的吸收累积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研究结果为全面认识农业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的潜在生物毒性效应和生态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13.
陈颖 《食用菌》2023,(2):45-46
为探索平菇菌种的快速制种技术,试验以纯棉籽壳为培养基,高压聚丙烯折角袋装料,家用高压锅灭菌后,接入平菇组织培养出首代母种,然后扩繁出生产种(菌种1)、菌种2、菌种3;之后再将三类扩繁种接种出菇包进行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母种培养基灭菌30 min后接入平菇组织,萌发后菌丝生长浓白,达到灭菌要求;接种菌种1的出菇包发菌最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14.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对广东省陆河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陆河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644属1 327种(包含种下单位,下同),其中野生裸子植物2科2属3种,野生被子植物共有152科642属1 324种。定量化研究结果显示,陆河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丰富程度综合指数为-0.49,低于乐昌(1.42)、广州(0.77)、深圳(0.23)、乳源(0.09)、紫金(-0.08)、东莞(-0.18),仅略高于平远县(-0.79)和饶平县(-0.97),表明陆河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丰富程度较低。属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占69.9%,具有较强的热带特征;温带成分占20.9%,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占比较高;中国特有属仅占0.6%,特有性较低。本研究能为陆河县的野生种子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园林绿化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15.
石油烃是目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会对动植物及人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其采取有效的 方法检测来减少和避免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石油烃检测方法种类繁多,各自特点不同,文章对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 析,依实验需求确定适宜的检测方法,以期检测工作更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危害养牛业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最主要的防控手段。为研究水性佐剂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TK和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IBRV ΔgG/ΔTK株)的免疫增强作用,将18头1.5~2月龄的奶公犊分成4组,组1~3各5头牛,组4为3头牛。组1滴鼻接种IBRV ΔgG/ΔTK疫苗株,组2滴鼻接种IBRV ΔgG/ΔTK疫苗株和Gel 01 ST水性佐剂混合物,组3为未免攻毒对照组,组4为不做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免疫35 d后,1~3组滴鼻攻击毒力株IBRV HB06株。免疫期间,组1牛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有1头牛眼睛和鼻腔出现水样分泌物;组2有1头牛出现一个温次达到40℃,有2头在眼或鼻出现水样分泌物。组1和组2血清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攻毒后,组1和组2各有1头在第3天体温分别升高一个温次,达到40.25℃和40℃,部分牛眼睛出现水样分泌物;组1鼻腔排毒到第8天,组2中有1头牛在第9天仍检测到排毒;而组3出现流眼泪、鼻分泌物、鼻黏膜出血等临床症状,鼻腔排毒持续到第11天;组1肺部病变与空白对照组(组4)无显著差异,组2略严重于组1,组3表现出明显的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617.
618.
【目的】基于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的冻融稳定性,探究其加入到鱼糜蛋白凝胶中提高鱼肉蛋白凝胶冻融稳定性的可行性,拟解决运输存储中温度波动造成鱼糜蛋白凝胶产品质量受损的问题。【方法】制备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分散于鱼糜中并加热制备成蛋白凝胶,然后对鱼糜蛋白凝胶进行3次冻融循环,分别测量冻融前后鱼糜蛋白凝胶的质构、色度和水分分布,测定3次冻融后的汁液流失以及凝胶中的冰晶分布。【结果】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添加在提高鱼糜凝胶亮度和白度的同时,抑制了冻融循环引起的色度变化,并且延缓了凝胶在冻融中硬度和咀嚼度的变化速率。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的添加对于冻融前鱼糜凝胶的水分分布没有影响,但是显著增加了冻融循环后鱼糜凝胶中不易流动水的比例,减少了自由水的比例,从而减少了鱼糜凝胶冻融后的汁液流失。冰晶结果显示,乳液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冰晶的直径,从而减少冰晶对肌肉组织造成的损害以及自由水的生成。【结论】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的添加削弱了冻融对凝胶颜色及质构的影响,保持了凝胶的网络结构,提高了鱼糜凝胶的冻融稳定性,保持了冷冻鱼糜产品的品质及营养价值。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有望成为新型的抗冻剂应用于冷冻食品中。  相似文献   
619.
恩诺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临床效果卓越而广受养殖场的青睐。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饲料和鸡蛋中不得检测出恩诺沙星,但近些年饲料和鸡蛋检测出恩诺沙星的事件时有发生。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本文在氟喹诺酮残留检测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鸡蛋恩诺沙星的方法。该方法流动相为磷酸三乙胺(82%)和乙腈(18%),外标法定量,乙腈为去蛋白试剂,正己烷为除脂肪溶液,磷酸缓冲液作为提取液。线性范围5~500μg/L,R2=0.999650,定量下限为5μg/L。方法建立后对来自郑州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三地的饲料和两个超市与农贸市场的150批次鸡蛋进行了检测,合格率为100%,为194号公告发布后的兽药残留监测情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恩诺沙星|高效液相色谱仪|饲料|鸡蛋|兽药残留  相似文献   
620.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与科技支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的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搞好原料基地建设、强化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宏观调控力度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并阐述了科技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