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七十年代初,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设,速度快,面积大,为了摸索切实可行的丰产培育技术,指导基地建设,我们在省林业厅和杭州市林水局的  相似文献   
32.
陈龙飞 《新农村》2007,(11):3-4
磐安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拥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优势突出。根据这一实际,磐安县委、县政府近年提出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的发展战略。磐安农民在这一战略思想的引导下,积极创办农家乐休闲观光项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到今年9底为止,全县共发展农家乐特色村(点)51家,累计接待游客19·4万人次,营业额达621多万元,带动了当地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山区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管头村乌石农家乐、快活岭农庄、俺老孙花果山庄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被评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点)。1·磐安县发展农家乐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3.
土壤碳循环主要过程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飞  何志斌  杜军  杨军军  朱喜 《草业学报》2015,24(11):183-194
目前,土壤呼吸等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仍是气候变化预测模型中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本文以土壤呼吸为切入点,首先论述了土壤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并从土壤微生物(土壤呼吸的主体)、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土壤呼吸的反应底物)两个方面探讨了土壤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随后论述了气候变暖与其他气候变化因子之间、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气候变暖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理活性,甚至改变其群落结构,从而使土壤呼吸对增温产生适应;土壤有机碳分解对增温的敏感性由有机碳的化学组成结构、环境因子对其的保护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等因素决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1)将土壤微生物过程耦合到气候变化模型中;2)积极探索新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3)设置长期定位实验,研究多个气候变化因子之间的综合作用;4)加强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4.
冬灌对冻融期干旱区荒漠绿洲农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冬灌可显著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对缓解"春旱"和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文章通过探究冻融期干旱荒漠区不同开垦年限的农田土壤水热变化特征,揭示冬灌对土壤水热变化及农田水量平衡的影响,为荒漠绿洲农田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借鉴。研究选取了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新垦绿洲农田土壤和老绿洲农田土壤(灌耕风沙土和灌耕灰棕漠土),利用土壤温湿度监测仪(ECH_2O)测定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及模拟土柱测定的渗漏损失量,分析了冻融期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过程及冬灌对深层渗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老绿洲农田消融历时(26 d)显著长于新垦绿洲农田(12 d),新垦绿洲农田消融历时短不利于春季土壤水分的保持;且翌年土壤完全融化后,新垦绿洲农田浅层(0~40 cm)贮水量低于老绿洲农田;此外,160 mm的冬灌事件导致新垦绿洲农田深层渗漏量为老绿洲农田的4.1倍。新垦绿洲农田需考虑补充灌溉以保证春播作物正常出苗,老绿洲农田"蓄水保墒"生态效应优于新垦绿洲农田。因此,在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农田水分管理中,需综合考虑深层渗漏和"冻后聚墒"效应,针对土壤质地差异实施动态的冬灌策略以保证灌溉水资源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35.
磐安县农村住房改造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农民新建房屋迅速增加,大量农民向城镇集聚,农村逐步形成了“新房包旧村,旧房无人住”的空心村现象。一方面,造成农村旧宅基地大量闲置,农村“脏、乱、差”问题难以根治,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农民新建住房却因缺乏建设用地而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造空心村已是当前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一个十分迫切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通过对浙江省磐安县农村住房改造的调查,对此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36.
建德市现有板栗林 3 893hm2 ,年产栗 12 0 0t,均产仅 30 75kg/hm2 。多年调查研究表明 ,严重的病虫危害 ,粗放、不科学的经营管理和不适的立地条件是造成长期低产徘徊的主要原因 ,须经综合治理 ,才能实现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7.
建德松树枯死原因剖析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德市有松林面积5.57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5.6%,占总蓄积的46.7%,近几年,枯死松树日趋严重,已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经多年调查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松毛虫为害,高虫口松褐天牛,超强度割脂和日本松干蚧传入等因素造成,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制遏制。  相似文献   
38.
魔芋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工业原料,陕西省岚皋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通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原料基地快速发展,加工企业初具规模,服务体系配套完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要把魔芋做成岚皋的"一县一业",必须找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增添措施,这样就一定能够把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实现由资源大县到产业强县的跨越。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