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实验在我国的多种树木上采集了56个溃疡病标本,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ISSR技术)研究病原菌.通过徒手切片和石腊切片观察,供试病原菌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型特征与国外所报道的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一致.根据ISSR技术得到的系统树显示,供试菌株与国外提供的F. aesculi (有性阶段为B. dothidea)菌株以100%相似性聚为一类.因此,实验采集的树木溃疡病菌是B. dothidea,其无性型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而是F. aesculi,故应使用F. aesculi作为B. dothidea的无性型名称.此外,通过国内的B. dothidea和国外已发表的B. ribis的特征对照,发现二者确实不同:B. ribis的分生孢子宽度大于8.0 μm,L/D值的平均值小于2.6;而本实验测量的B. dothidea的分生孢子宽度在6.2 ~7.6 μm之间,L/D值的平均值在2.9 ~3.6之间;ISSR所得系统树也显示二者属于不同的种.所以B. dothidea和B. ribis是两个不同的种,而不是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42.
板栗冠潜蛾 ( Tischeria quercifolia K uroko)是国内新记录虫种。在北京板栗产区每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内越冬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 ,第 1、 2、 3代成虫羽化期分别为 6月下旬、 7月底至 8月初和 8月下旬。卵散产在叶片正面 ,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片 ,在叶内为害 ,并将虫粪排到叶表面。寄主有板栗、槲树、辽东栎、栓皮栎等。清扫落叶、保护和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 ;5月下旬、 7月下旬第 1、 2代幼虫发生时 ,可用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 0倍液或 2 5%灭幼脲 3号胶悬剂 150 0倍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43.
由轮枝菌属Verticillium真菌侵染所致林木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该文系统论述了该属真菌所致林木枯萎病研究现状,包括轮枝菌属分类的演化进程,重要种V.dahliae和V.albo-atrum的特征、林木枯萎病的症状特点及寄主的抗病性、由V.dahliae引起的林木枯萎病的检测技术,列举了抗感病树种,并对林木枯萎病的控制及生物防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植物,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影响较大,较低密度饲养时,其存活率差别不大,均达85.56%以上;但饲养密度超过每罩40头时,其存活率显著降低。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各龄发育历期的影响无规律。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殖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其生殖力。  相似文献   
45.
梨果实中百菌清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梨上百菌清的残留动态及套袋对百菌清残留的影响,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3%~96.2%,RSD为3.6%~6.2%。通过生长季节残留浓度的检测对北京郊区常规管理条件下百菌清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梨上的残留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75%百菌清(chlorothalonil)可湿性粉剂推荐剂量稀释500倍液(A.I.1 500 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22,1 d后残留低于1.0 mg/kg;加倍剂量稀释250倍液(A.I.3 000 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53,3.30 d后残留低于1.0 mg/kg;A.I.1 500 mg/kg施药3次,7 d后残留低于1.0 mg/kg;A.I.3 000mg/kg施药3次,14 d后残留低于1.0 mg/kg。百菌清主要残留于梨皮中,套袋后用药,采收时百菌清残留低于中国、欧盟、韩国最高残留限量(1.0 mg/kg)。  相似文献   
46.
北京市门头沟区金龟总科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北京西部门头沟地区的金龟种类和分布。调查遍及门头沟地区15个地区乡镇林业站和4个林场,共采集金龟类标本253号。经鉴定有58种,隶属于9个科。其中8种为北京地区新纪录:锈红金龟Ocho-daeus ferrugineus Eschscholtz;短亮凯蜣螂Caccobius brevis Waterhouse;掘嗡蜣螂Onthophagus fodiens Water-house;五台婆鳃金龟Brahmina wutaiensis Zhang et Wang;脊臀绢金龟Trichoserica heydeni Reitter;拟凸眼绢金龟Ophthalmoserica rosinae Pic;莫陶锹甲Dorcus montivagus Lewis;齿棱颚锹甲Prismognathus davidis(Hope,18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