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给油用芍药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7年生杭芍为材料,对主枝果荚和种子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芍主枝蓇葖果果荚有3种类型,即3个小果果荚(3果荚)、4个小果果荚(4果荚)、5个小果果荚(5果荚);随生育进程3种类型果荚的总荚质量、单荚质量、总荚平均长度、单荚长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S6时期(花后60 d);种子的颜色由浅逐渐变深;3种类型果荚的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及种子厚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除4果荚的种子厚度最大值[(7.26±0.81)mm]出现在S7时期(花后70 d)外,其余果荚类型的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及种子厚度最大值均出现在S6时期,分别为(11.51±0.86)mm(3果荚种子长度)、(11.44±0.63)mm(4果荚种子长度)、(11.22±0.86)mm(5果荚种子长度)、(8.53±0.82)mm(3果荚种子宽度)、(8.45±0.69)mm(4果荚种子宽度)、(8.80±1.24)mm(5果荚种子宽度)、(6.94±0.93)mm(3果荚种子厚度)和(7.68±1.08)mm(5果荚种子厚度);3种类型果荚的单粒种子质量、单荚种子质量、总荚种子质量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S7时期;种子数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总荚鲜果出籽率、单荚鲜果出籽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最大值在S9时期(花后90 d);各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果荚生长过程中单荚种子数量、总荚种子数量均与单荚质量、单荚宽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单粒种子质量和总荚鲜果出籽率等7个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除单荚种子数量外,总荚种子质量与其他13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白玉兰与望春玉兰花香成分和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白玉兰和望春玉兰鲜花的芳香成分及相对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玉兰和望春玉兰花香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白玉兰共检测出25种芳香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了70.29%,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β-水芹烯、α-金合欢烯、桉叶油素、β-蒎烯、氧化芳樟醇和α-蒎烯;望春玉兰共检测出32种芳香成分,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为71.34%,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β-水芹烯、顺式-β-罗勒烯、桉叶油素、β-蒎烯、β-月桂烯和紫丁香醇D.不同的芳香物质及含量组成,使白玉兰和望春玉兰形成各自独特的香气类型.  相似文献   
13.
柑橘果实韧皮部后糖的运输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膨大期和完熟期的温州蜜柑宫川 (CitrusunshiuMarc .cv .Miyagawawase)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14C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运输分配动态 ,测定了果实各组织的蔗糖浓度 ,分析了载体和ATP酶抑制剂对汁囊吸收14C 蔗糖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合产物运入汁囊积累的速率随着果实成熟和糖积累呈下降趋势。沿维管束到囊瓣皮再到汁囊的光合产物运输路径存在由高到低的糖梯度。其中 ,组织间运输态的14C放射性比活度的梯度随果实成熟和糖积累而加大 ,而静态的蔗糖梯度则趋缓 ,表明14C放射性比活度梯度的形成有利于后期糖积累。载体抑制剂PCMBS和ATP酶抑制剂DNP、EB、NO3- 处理明显抑制了汁囊对14C 蔗糖的吸收。由此可见 ,糖在温州蜜柑果实汁囊中的运输存在一个需要载体并与ATP酶相偶联的主动运输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4种农作物引入复合种植模式中,以土壤可蚀性K值、径流量、侵蚀量为指标,对紫色土区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与水土流失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与单一的种植模式相比,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使水土流失敏感性增强,K值增大,土壤容易被侵蚀.(2)土壤可蚀性K值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7;与土壤黏粒含量、有机C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1,-0.637;与粉粒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6.黏粒及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紫色土区土壤抗侵蚀能力强弱的有效指标.(3)与柚子纯林种植模式相比,复合种植模式的径流截留效益显著.综合各项指标发现,柚子—粉葛复合模式抗侵蚀效果最好,最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究树上干杏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引物技术,通过PCR扩增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树上干杏等9个杏品种(类型)的18对SSR多态性引物进行鉴定,获得DNA指纹图谱,从DNA水平鉴定伊犁树上干杏品种与其他杏品种(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对各杏品种(类型)间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杏1(...  相似文献   
16.
银杏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1,自引:5,他引:66  
陶俊  陈鹏  佘旭东 《园艺学报》1999,26(3):157-160
银杏的光饱和点为1062.2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3.8μmol.m^-2,s^-1。银杏光合作用受叶片内部气孔调节和外部空气相对湿度,光量子通量密度等因子影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强光,高温,干燥的晴天呈双峰曲线型,在多云天气呈单峰曲线型。净光合速率的年变化呈双峰曲线型,主峰出现在6月上旬,次峰在9有旬,5月下旬和7月中旬叶片光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牡丹籽油因含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备受关注,而作为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芍药,在籽油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采用溶剂法,对芍药籽油进行提取并对其密度、酸值、碘值、皂化值和过氧化值几个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获得溶剂法提取芍药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3 g·mL^-1、时间1.5 h、温度70℃,此时的出油率为(34.93±0.94)%。理化性质研究显示,芍药籽油的密度为(0.91±0.01)g·mL^-1、酸值为(1.52±0.19)mg·g^-1(NaOH)、碘值为(122.29±7.71)g·(100 g)^-1、皂化值为(176.30±5.47)mg·g^-1(NaOH)、过氧化值为0 mmol·kg^-1,均符合植物食用油的国家标准,这将为芍药籽油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桃品种秋香蜜去核壳种子,探索了种皮控制休眠与萌发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桃种子剥除种皮,休眠可被解除,出苗率与有皮种子经GAs200mg·l ̄(-1)浸种24h相近;种皮抑制萌发的效应与ABA5mg·l ̄(-1)浸渍去皮种子24h相当。②桃新鲜种子内ABA主要存在于种皮中,GA3主要存在于胚和子叶中,剥除种皮即人为地改变种子内GA_3/ABA值,有利于种子由休眠向萌发方向转化。③桃种皮对种子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具强烈抑制作用;去皮种子的酶活性随GA3处理而增强,随ABA处理而被抑制。④桃种皮无透水性障碍,种皮对种子的吸水总量虽有一定限制,但不影响种子萌芽。  相似文献   
19.
银杏生产上常通过花期人工授粉或在雌株上嫁接雄枝来改善授粉条件,以提高银杏产量.近年来人们发现,在长江流域梅雨季节过后,银杏会发生大量落果现象,严重时有1/3~1/2的果实脱落,通过肥培管理、防病治虫等栽培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落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研究在梅雨季节来临之前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2,4-D对银杏进行浸果处理,探索其保果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和掌握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稻茬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考察其对油菜的安全性,确定最佳用药剂量、进行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