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植物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对木质素的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芍药等8种植物COM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进而对其蛋白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芍药等8种植物COMT基因编码氨基酸的一致性可达65.91%,平均相对分子量为39437.79 Da,带有酸性等电点,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为亮氨酸(Leu)和丙氨酸(Ala),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磷酸化位点数量最多的为丝氨酸和苏氨酸,定位于细胞骨架和细胞质中可能性最大,二级结构则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维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结果为今后深入开展植物COMT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索类胡萝卜素积累与质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以邗江枇杷园的大红袍果实为试材,观察了枇杷果实色泽形成过程中,质体的超微解剖结构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早期绿色果皮的特点是叶绿体具有典型的基粒-基粒类囊体结构,叶绿体结构完好;在黄绿色时期叶绿体类囊体系统解体,质体已不具备叶绿体的典型结构;在黄色、橙黄色的果皮中,质体球数增加,脂类物质增多,从而为脂溶性色素-类胡萝卜素在果实成熟期的大量积累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及其调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胡萝卜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类色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尤其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是决定园艺植物中水果、蔬菜品质和花卉观赏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柑橘、番茄、万寿菊等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发育特点及其在基因分子水平上的调控以及环境因子、化学药剂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本文详细论述了油菜杂交制种技术,对提高杂交油菜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GA3处理对柑橘果皮色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外源GA3 处理对柑橘‘红柿柑’果皮内源激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色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外源GA3 处理较对照提高了果皮GA3 、ZT 的水平, 抑制了叶绿素下降和类胡萝卜素、β-隐黄质的合成与积累, 最终表现为柑橘果实色泽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超级杂交早稻HYS-1/P4911作再生稻栽培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植被构建的边坡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该文以裸地为对照,应用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 Nash)、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 Per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4种护坡草本的根系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香根草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显著大于其他草本;各草本类型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及根重密度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递减,但随深度的增加,不同草本类型的差异逐步缩小;不同草本类型土壤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大小均为:香根草>百喜草>紫花苜蓿>狗牙根>裸地,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增大,土壤内摩擦角φ呈显著的对数增长,土壤粘聚力c呈显著的线性增长,且与直径D≤5 mm不同径级的根系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对于裸地而言,4种草本均能显著增强土壤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且根系对土壤内摩擦角φ的提高程度大于土壤粘聚力c;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尤其是直径D≤5 mm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能很好的表征土壤的抗剪强度,可作为评估土壤抗剪强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8.
不同种源野生玫瑰鲜花芳香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我国不同产地野生玫瑰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牟平野生玫瑰共检测出64种成分,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荣成野生玫瑰共检测出48种成分,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珲春野生玫瑰共检测出56种成分,醇类和酯类化合物是它的主要香气成分;庄河野生玫瑰共检测出56种成分,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不同的芳香物质组成,使野生玫瑰产生不同的香气类型.  相似文献   
39.
浅谈几种新型海滨树种的植物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具有广阔的海岸线,并于1989年启动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近20年间,沿海地区累计造林381.8万hm2 ,防护体系虽基本形成,但总体难以承担起抵御海啸和特大风暴潮的重任.根据国家林业局初步规划,即将建设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是由海岸基干林带、滩涂红树林、滨海湿地、城乡防护林网、荒山绿化五部分组成.与以往相比,建设内容大大扩充了建设档次,实现从营造防护林向绿化美化城乡、改善人居环境扩展.沿海地带多风暴,土壤含盐度高,首先要求苗木耐盐、耐水湿、抗性强,还需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现有树种中这样的树种极少.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经研究,引种了20多种新型苗木,从中筛选出了几种适合海滨生长的树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0.
为揭示芍药内外花瓣形成的分子机制,以托桂型芍药品种‘紫凤羽’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调控芍药花型发育的关键基因序列片段,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片段的蛋白结构与功能以及亚细胞定位,其次利用qPCR检测基因在花瓣中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测序筛选出2个关键基因——AGAMOUS(AG)和MADSbox protein2(MADS2),蛋白分析表明两者均为脂溶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均无剪切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为非分泌蛋白,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Alpha helix)为主,三维结构模型极为相似,并且包含1个相同的保守功能域—MADS,很少信号肽分泌途径上;qPCR检测显示内瓣AG与MADS2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外瓣(P0.01)。芍药AG和MADS2蛋白结构功能、表达水平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推测两者可能在芍药花瓣形成过程中发挥相同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