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9篇
  24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余甘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金铨 《福建果树》1995,(4):40-41,37
余甘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林金铨余甘(PhrllanthuscmbicaL)别名油甘子。庵摩勒、望果、喉果子、鱼木星等。系大戟科叶下珠属,药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强、管理方便。寿命长的优美风景树种。其果实富...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热带种质玉米群体的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半同胞家系选择法对桂综2号、墨黄966两个热带种质玉米群体进行两轮改良后,选用4个测验种进行NCⅡ设计,对改良群体籽粒产量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是:桂综2号、墨黄966的籽粒产量平均每轮分别获得7.55%、6.96%的增益;对一和肌配合力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桂综2号一般配合力效应从C0的-19.15增加到C2牟17.85,墨黄966从C0的-16.38增加到C2的20.18。  相似文献   
106.
特早熟的水西水蜜桃86号,是在一九八○年定植的一片混杂桃园中发现的优良单株。后经高接繁殖二百株,现都已结果,单株产量为40~50公斤。特早熟水蜜桃树性健旺,而树形开张,发枝力强,分枝多,枝梢较粗长,以中短枝为结果枝。叶片偏大,叶形近似于蟠桃略薄,叶色淡绿。花桃红色,始花于3月10日,终花于3月20日。果实成熟后近果顶部分由红色肉质透出不规则垂直条状红彩,外观美丽。  相似文献   
107.
豁鹅是蛋用鹅种,因上眼睑有豁口而得名。近年来,我区陆续引进饲养,该鹅在原产地辽宁昌图县,年产蛋150枚左右,在我区专业户饲养一年约产100枚,相当于本地鹅产量的三倍。1987年4—5月,我们结合毕业生实习,对其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南宁地区马潭种畜场于1987年2—5月从昌图县引进成年鹅884只。第一批335只,第二批439只,分别在两栋育成牛舍里  相似文献   
108.
柑桔幼树一年要抽发3~4次枝梢,而夏梢是扩大树冠的主要枝梢。由于幼龄结果树的营养生长比较旺盛,枝梢抽发能力较强,在5~7月夏梢生长期间,常常因梢果互相争夺肥水而引起严重落果。在栽培上常对夏梢进行适当的抹除或者摘心来减少落果,以提高幼龄结果树的产量,达到幼龄树早产高产的目的。一、夏梢在柑桔幼龄结果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以参加国家区试自育的48个品种为材料,分析研究这些品种的亲本和系谱。48个品种共利用亲本49个,母本24个,父本35个,其中10个亲本兼作父、母本。外引品种17个,作母本使用30次,作父本使用19次。自育材料32个,作母本18次,作父本34次。结合亲本多年的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对亲本进行归纳、评价,还比较了我国甘蔗育种各阶段对亲本的选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0.
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确定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获得高产原生质体,其浓度可达3.0×106个/mL,再生率达25%以上。并于欧林巴斯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了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