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240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125篇
  108篇
综合类   1067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497篇
园艺   263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防护林体系建设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可改善环境拓展生存空间并发展持续性经济。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初见成效,防护经验与措施也一直在提高,就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并带动经济发展等成效的分析,总结了相关经验及问题。  相似文献   
112.
文中基于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6国2000—2014年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测算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林产工业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木材加工业、造纸业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特征明显,对国民经济贡献程度较高,但同时也面临成为“瓶颈产业”的风险;中国家具制造业的最终需求型产业性质显著,受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弱于其他国家。总体而言,中国林产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整体上高于国民经济发展对其的拉动作用。需要重点提升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整体产业链竞争力,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力度以提升产出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家具制造业整体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明确猪TGF-β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进化关系,运用HMMER并结合BLAST对猪的TGF-β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运用转录组数据分析TGF-β基因家族的组织表达规律,并对TGF-β基因家族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猪TGF-β基因家族共有36个成员,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在153~719,相对分子质量在16.44~79.41 kDa,等电点在4.93~11.78,均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次是α-螺旋。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TGF-β基因家族分为三大亚类,猪TGF-β基因家族成员与人和小鼠的TGF-β基因家族成员分别聚集,说明其进化关系较近。基因结构和结构域中同一类群的不同TGF-β基因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转录组数据显示大多数TGF-β基因家族成员在成年公猪和母猪27种不同组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GDF1和TGFB2基因在成年猪所有组织中高表达。功能富集分析发现TGF-β基因家族参与众多的生物学过程和病理过程。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猪TGF-β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4.
1981-2009年江苏省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江苏省1981-2009年7个农业气象站点的气象和水稻物候、产量资料,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基本方程入手,定义了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趋势的贡献率,揭示江苏省近30a气候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a来,江苏省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的变化在苏南和苏北地区差异较大,尤其在开花-成熟阶段,苏南地区呈上升趋势,而苏北地区则呈相反变化趋势.气温(包括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1981-2009年平均气温升高对江苏省水稻产量影响的平均值约为1.2%,对产量趋势的贡献率约为30.0%.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亦不显著,说明在研究区内降水量的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小.总体上,江苏省近30a气候变化有利于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15.
本研究深入了解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模式,探索适宜成都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特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科技特派员"1234"工作体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现阶段成都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应从制度落实、项目经费、平台建设三个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6.
采用葡萄酒多酚系列指标,构建味感质量预测模型,实现干红葡萄酒涩感和余味的客观量化。试验以宁夏和新疆的50款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原料,利用常规方法检测样品总酸、挥发酸和pH值,采用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抗氧化活性,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分析总酚、花色苷、黄烷醇、黄酮醇、酒石酸酯含量,并以感官品评法量化干红葡萄酒的涩感和余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花色苷、黄烷醇、黄酮醇等对涩感和余味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酒石酸酯对余味的影响较小,而总酸和pH值对供试干红葡萄酒的涩感没有显著影响(P>0.05)。感官品评量化结果显示,宁夏和新疆产区酒样的涩感得分为6.18和5.70,余味得分为5.37和4.85,供试酒样的涩感与余味质量良好,且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以多酚系列指标表征的涩感质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的决定系数(r-square,R2)为0.83,余味模型的R2为0.78,结果表明,总酚、黄烷醇、挥发酸、DPPH等指标对葡萄酒的涩感和余味贡献较大,黄酮醇和酒石酸酯主要影响葡萄酒的涩感,而花色苷、总酸和pH值则主要影响葡萄酒余味。研究得出,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设计的多酚系列指标可以较好地解析干红葡萄酒的味感质量,降低检测成本,具备表征和预测干红葡萄酒味感质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7.
为分离鉴定巨型艾美球虫上海株与南通株间免疫原性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以巨型艾美球虫上海株孢子囊cDNA为驱动组,以南通株孢子囊cDNA为试验组,或相反,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通过2轮杂交和2次PCR分别构建了2个抑制性消减文库.随机从2个消减文库中分别挑取96个克隆产物,经PCR鉴定上海株和南通株孢子囊消减文库的重组率分别为91%和94%,差异基因片段大小为250~1 000 bp.从每个文库中随机挑取30个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上海株cDNA消减文库中获得了19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15个为未知序列;从南通株cDNA消减文库中获得了16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13个为未知序列.这些结果将为分离巨型艾美球虫新功能基因和进一步探索球虫抗原变异相关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8.
植物功能型及其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功能型(plant functional types,PFTs)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意义以及现有的植物功能型划分方法.分析了目前植物功能型研究中所面临的几大难题,对现有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国内研究者在本领域进一步开展实验提供参考.最后以McIntyre & Lavorel的五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四川西部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暗针叶林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根据物种对林窗微环境的响应将林窗中的物种划分为2个PFTs:无响应群和敏感群.划分结果与物种本身对光湿条件的需求基本吻合.证明能够用该方法进行卧龙亚高山森林植物功能型的划分研究,  相似文献   
119.
大葱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大葱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并对Mg2 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进行了优化,建立了RAPD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缓冲液2μl,Mg2 浓度2.5 mmol/L,dNTPs浓度0.22 mmol/L,引物浓度0.65μmol/L,Taq酶1 U(2.5 U/μl),模板DNA 60 ng,用灭菌超纯水补足20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 in;94℃变性40 s,38℃退火45 s,72℃延伸1 m 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 in。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菜田生长季节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共得到9目42科269种48442个昆虫个体,比较了不同昆虫类群数量比例及优势种群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个体数、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